“博士后科研人员是科研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提升我国科研水平作出了贡献。但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存在着博士后队伍规模不大、资金投入不多等问题,博士后的创新潜能未到达最大程度发挥。”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梅祥说。
1985年以来,我国博士后制度几经改进与完善,取得了明显成效,博士后人数逐年稳步增加。根据人社部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进站博士后达到25500多人,出站博士后达到14000多人。一批曾经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已成为各学科的院士和知名学者,成为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成为各领域各行业的行家好手或领导者。
然而,王梅祥在调研中发现,最近几年博士后制度又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一是大多数优秀博士毕业生不愿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二是具有充沛和优质科研资源,以及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难以吸引优秀的博士后人员;三是不少在站博士后成员意志消沉,工作积极性不高。
“博士后的待遇普遍较低,特别是在内地大城市较难体面地生活。不同地方和地区博士后收入差异悬殊,导致博士后人员队伍不稳。博士后出站后在‘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学院求职与就业机会仍然较少。”王梅祥说。
如何破解?王梅祥建议,国家应增加对博士后科研人员的财政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在站博士后人员的生活补助,使博士后达到基本“体面”的生活水准。调整博士后基金的资助结构,大幅扩增“博新”计划指标,评审时海内外博士申请者一视同仁。“博新”计划指标名额向重点研究领域和“双一流”优势大学及学科倾斜,同时支持西部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
“同时,在编制上要做出一定安排,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吸纳并招募优秀博士后出站人员,解决‘向上流动性’问题。在国家人才计划中,取消‘唯海外博士后经历’的先设条件,真正做到任人唯贤和任人为能。”王梅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