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做早操、做眼保健操、选班干、上晚自习,开家长会……这些中国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校园“标志性”生活却在英国一所公立学校悄然进行,并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镜头向全世界传播。
8月10日,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第一集播出后迅速走红,西方教育的自由散漫与中国教育的严谨刻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2日凌晨该纪录片第二集重磅来袭,片中中国教师和英国学生矛盾继续升级;19日纪录片“大结局”播出——中式教学班比英国班成绩高10%,此结果令有关中英教育的对比和讨论再掀高潮。
BBC纪录片教学实验真的科学么?中国课堂教学被“妖魔化”了么?相较于注重个性发展的西方教育,让每个孩子起点相同的中国基础教育是否更能确保公平?我们又该以何种心态和视野看待中英教育?对此,光明网专访长期从事英国教育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阚维。
BBC纪录片中的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
【对话】
BBC纪录片主观“放大”矛盾 教学实验科学性遭疑
光明网:从学者的角度看,BBC策划的这场教育实验是否科学?能否反映中英教育的真实状况?
阚维:这次实验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是中国教育方式用于英国学生的第一次尝试,并首次在西方镜头下呈现。它让50名9年级(13-14岁)的英国孩子在经过5位中国教师为期1个月的中式教育后,将与同年级的英国学校学生一起参加考试,比拼课业成绩。
但从学理上来说,这个教学实验不能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实验,科学性值得质疑。一是实验时间较短,而且纯粹照搬一些中国的简单做法来进行大班教学。二是实验的对象基本上是英国学生自愿报名来参与,实验中的变量无法控制。这只是一种放在镜头前的尝试,代表了英国媒体对于民众关切热点问题的回应,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目前英国公立教育的困境——部分公众对公立学校的教育结果尤其是在学业评价测试结果并不满意。
光明网:有参与实验的中国教师曾表示该片的剪辑有失公允,而英国公立学校学生也并非完全自由散漫。有批评者称该片预设立场,将中国课堂“妖魔化”了,您怎么看?
阚维:我觉得片子上基本上反映了中国教育教学一些做法,但它确实放大了一些英国民众感兴趣的地方,如激烈的言辞、带有意识形态特征课堂氛围,还强化了一些符号性的东西等。由于这是媒体组织的测试,所以无法控制媒体对冲突的渲染,这些都很容易造成观众对中国老师的不认可。实际上,这个实验并没有把中国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放在英国环境里去探索。
英国公立学校中学生自由化程度高、个性化突出、没有集体观念等特点是英国长期教育结果。这是公立学校学生的普遍状况,也是正常的现象。但学生懒散不求上进不一定就是糟糕的表现,它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化。英国某些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对学生的行为管理、纪律管理和校园风气都比较重视,不会看见学生太多的随意性。
总之,我认为这个实验不是真正意义上中英教育的比较,因此容易引起争议。但它确实是一种有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起点平等VS多元选择 中英教育谁更公平?
光明网:担任过伊顿公学教务长的英国教育家Oliver Kramer在观看纪录片后直言,教育的结果可以因天分而不一样,但是起点却是公平的,中国基础教育在推动阶层流动上上远甚于注重精英教育的英国。您同意这一观点么?
阚维:我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可能稍显狭隘。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把BBC的这个纪录片与央视近期播出纪录片《高考》放在一起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公平表面上看来是提供一个高等教育入口的公平,但实际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国学生改变命运的方式只有通过高考,没有其他选择。
英国的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平均,个体的选择机会比较多。它直接告诉你起点公平是不可能的,差异要在学校教学里被打破:通过课堂教学合作、探讨打破封闭个体学习;通过了解多元文化,让孩子体会应该体会到平等;通过不定期测试评价,减少家长过渡[度]施压造成的焦虑。
教育一定是学校、家庭、社会是三种力量合力。英国教育的外部环境相对宽松,整个教育系统适应个体的情况创造发展路径,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都为每个个体发展创造条件,并没有塑造统一模式,给个体很大的空间。而在中国,家长往往通过外力来要求学生,甚至给学校施加压力。这也正是中国教育尴尬的地方——学校系统科学评价方式在外力评价面前显得非常孱弱。
光明网:据您的观察,中英教育之间的真正差距在哪?我们该何种心态和视野来看待差距?
阚维:中国教育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大规模地提高大班额学生的学业竞争的能力。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成就。2009年和2012年以上海为主体的学生参加国际学生学业能力测试(简称PISA)两次都以绝对领先的成绩名列全球第一即是明证。
主要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教师擅长在课堂上通过讲解、例证、分析,使得一些难度和深度大于欧美同级学生面对的知识内容,较好地被教师结构化、清晰化和简约化,同时通过课堂问答等环节,引导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提升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以及元认知的能力。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教师在师范类院校中接受过比较好的学科知识体系的训练;进入学校系统后,又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教研、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系统以及对每个个体学生较高的学业评价要求。为了使大班额的课堂在基本面上达到教学的要求,中国教师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学习投入、学习动机方面都提出了欧美国家课堂迥异的较高要求。同时,中国学生又面临着欧美国家多数学生完全不同的挑战: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家庭对子代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学校环境中对尊重教师的强调。在这样强竞争型的环境中,多数中国学生能够适应教师对他们提出的学业要求、管理手段,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对于我国课堂教学何以能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中取得突出的成就,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理论的挖掘上还远远不够,造成了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过于强调欧美一些国家的课堂教学模式,排斥我国自身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学校大力宣传的带有“讨论式”、“建构式”特征的本土课堂模式,实质上是通过延长课下学习时间、强调学习的外部动机、增加高频度、高难度的测试等背离中国课堂教学经验的方式,来提高升学率和优秀率。这些“本土化”的中国教学经验难以在其他地区完全复制,也得不到国际范围内课堂教学研究界的认可。
如果说中国基础教育面对的挑战是:保证课堂中多数学生的学业成绩突出,固然有助于现代化国家兴起的过程中,完成人才的初步筛选,但在社会向后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却无法满足人才多样性、突出性和自我选择性等要求。而同样在教育方面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英国,近年来在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挑战之一是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表现,与英国在文化教育领域中的领先地位不相称。一方面是英国的政治人物面对民众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质疑,需要拿出一个标靶来应对。既然中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屡次成功,那么中国的教育教学经验就长期值得英国的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受到自由主义政治和文化思想影响的英国教育界和媒体,本能地会对中国课堂教学中不符合英国教育工作者理解的部分加以放大、质疑。BBC第四频道的这一节目正是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心态的反映。
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普遍具有兼性特征,优劣难以分开来看。这也正是各个国家不断对自身教育发展的动力 适合某一个国家的模式不可能完全生搬硬套另一个国家。教育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容易被当作是“替罪羊”,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一些看法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往往迁移到教育上。
此次BBC教育纪录片走红,正好反映了当下全球化教育发展过程中,各国基础教育亟待相互交流、借鉴的趋势,同时也折射出各国对现有教育体制的反思和对课堂教学探索的新期待。
光明网记者 李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