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期:雷蒙校长道出了审辩式思维的精髓
本公众号隔天一期,现利用空当时间,重贴此文,作为昨天贴出的第576期《上海纽约大学校长谈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参考和延伸阅读。此外,还可以参考第22期《告别寻找标准答案的教育》、第282期《教学不是科学是艺术》和第565期《没有一个正义标准可放之四海且贯通古今》。
谢小庆按:2013年8月12日,在上海纽约大学开学典礼上,对教学质量负责的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给首届学生开讲了新学年的第一课。8月13日《中国青年报》以《我们不是要告诉你们某个正确答案》为题报道了雷蒙校长的演讲。雷蒙曾担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康奈尔大学第11任校长。这里是雷蒙校长演讲的主要内容。
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给你们我们的智慧,不是要给你们我们的知识,也不是要告诉你们某个正确答案。创造者、发明者和领导者不可能靠背诵和记忆别人的答案来创造、发明和领导。他们必须掌握为旧问题给出新的、更好的答案的能力,必须掌握能及时发现旧答案已经不合时宜的能力,因为世界是在不停变化的。
上海纽约大学要把你们培养成出色的学习者,对事物充满好奇,并且懂得如何去加深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培养成有创造力的世界公民,能在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群中游刃有余。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们会不断向学生提出非常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会教你们怎样发表精深独到的见解,同时,你们也会看到别人用同样精深同样独到的方式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当然,你们也会发现有些答案是错的——提出全新的见解并不一定表示你具有创新精神,未经深思熟虑,不源于诚实和严密的思维的答案是经不起推敲的。
学生应该怎么称呼校长?雷蒙校长?Jeff?雷蒙教授老雷?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学生不需要用一个统一的称呼来叫校长。但有一些答案是错误的——“喂,你!”“雷蒙老头!”
现在很多学生都在学习怎么掌握标准答案,而在上海纽约大学,老师则要教学生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教师将教你们如何去判断问题的重要性,表达的准确性,教你们辨别答案的对与错,让你们了解选择某一种答案所产生的结果,最终让你们学会如何去作选择并承担后果。
在上海纽约大学,要花非常非常多的时间来学习怎么去运用“这取决于(It depends)”这句话,比如“这取决于这样的观点”,“这取决于这样的观点,但我觉得另一种观点更理想。”与如何称呼校长的问题一样,许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是必须要在所有可能的答案中作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结果。当我们作选择的时候,我们要谨慎于我们的观点,并善于使用“这取决于”这一表述。
在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来自不同文化的观点和谐共存,很重要的就是要能抵挡得住两种自然而然的情绪,一是“逃避”,二是急于得出结论——宣称某种观点是正确的,而其他的是错误的。
说到“逃避”,又需要回到“这取决于”,当一个人逐渐学会说这句话的时候,常常会倾向于说:“这取决于你的观点,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尊重所有的文化,所以没什么好多说的。”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因为回避了一个事实,就是文化是与时俱进的。要学会避免这种逃避的情绪。这所学校为你们提供了尽量多的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文化。每一天,你们都不仅能见证文化的不同,更可以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缘由。你们可以探讨不同文化的不同观点是否合理,你们要学着用包容、恭敬和欣赏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差异。最终学会怎样去和别人分享你们的观点和意见,哪怕无法达成完全的共识。
你们要担当起领导和服务的责任。服务于谁?这个问题也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是,有一个答案是错误的:我只服务于我自己和我的家人。在这个错误的答案之外,有多种可能的选择。我希望你们能与你们的同学讨论你自己的答案,你自己的选择,以及你将为自己的选择可能承担的后果。
谢小庆跋:雷蒙校长的演讲,道出了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精髓。雷蒙校长讲到的“这取决于(it depends)”可以被视为审辩式思维的“四字真言”。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理解,世上既没有“普世真理”,也没有“普时真理”;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没有亘古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