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宁波家长都在关注的教育平台
上周五晚,新高考10月选考和英语成绩出来了。但不论是拿到满意的高分还是有些不尽理想的分数,所有2017届的毕业生,都需要放下情绪理清思路。因为接下去,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将再次面临明年4月最后一次的选考选择。
摆在每位学生的“菜单”各不相同,大致有三类:
截至今年10月,3门选考科目全部用完两次选考机会的,高考科目仅剩明年6月的语数外,但这部分孩子极少,甚至,几乎没有;
剩余1—2门选考科目,仍旧有一到二次选考机会,是部分在高二就参加了选考的拔尖学生;
今年10月首次参与3门选考科目的选考,明年4月,还有三次选考的机会。全部放弃?考一门?考两门?重头再来?这,是大部分孩子现在面临的选择。
根据牛牛了解到的情况,本周是各高中的“缓冲周”,基本按照10月学选考前的老课表走班上课,同步进行的,将进行明年4月最后一次学考选考的意向调查。新一轮的走班,全新的课表,即将更替。
接下来,学生对选考科目该如何对待。选择,迫在眉睫!
网传文章:明年4月考不考,看分?
牛牛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份流传甚广的“4月选考参考依据”。有意思的是,根据不同的高校定位和学生目标,文章作者直接“甩”出了分数标准。
言下之意,没到分数线,不够格,就得接着考,一起看看。
1.以考名校为目标的:以考浙大目标为例,2016年浙大在浙江省各类招生总数也就2000左右。以往理科省3000名以内,文科800以内均可以试试看。按新高考制度下的赋分,28万多考生,不分文理,前1%就是2800个。所以,考浙大基本选考科目都要在97分以上才有可能。所以,要考浙大分数以上名校的,选考成绩没有97分,肯定是拖后腿了,需要二次参加考试。
2.以考浙大以下985、211为目标的:选考科目94分是必须的。今年理科华东理工大学(211)录取投档名次号为6900多一点,超过一本线63分。当然,地处偏远地方的985、211分数肯定要低得多。所以,94分应该是够的。不到94分,需要重考。
3.以考传统一本院校(非211)为目标的: 选考88分,即前15%的考生。传统一本省内基本就是划15%左右。这样,理论上88分是保本的。但是,由于是两次划等第,且很有可能某次划线由于同分的多,所划人数超过比例人数也是可能的。所以,88分,是不够的,必须重考。
4.以考传统二本也就是公费本科为目标的:老高考不分二本和三本(民本),统一称为第二批。新高考意图将一本和公本合在一起,划30%考生作为第一段录取的学生。但是,目前由于部分重点中学反对,划线有可能在20%-30%之间。如按30%划线。选考82分,占比例为28%。那么,基本保本。
5.以考本科线以上为目标的: 新高考计划划定60%考生作为第二段,也就是本科(民本)以上录取。选考70分,占比例57%。基本保本。但是,这一类考生往往语数英学科有很大短板。如果,选考科目成绩仅是保本,估计,本科很难进。而选考科目70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甚至比提升语数英的短板学科把握更大。建议继续学习,再考一次。
6.选考科目在70分以下的,必须重考,且着重在基础知识复习巩固上。
7.英语在120分以下的,毫无疑问,继续上课。有同学说,我再努力也不可能120的。是的,但是,从现在开始英语不学,到明年9月中下旬读大学,那英语单词早已忘完,那大一如何通过四六级考?学位证书都拿不到!
8.有同学选考赋分可能91分以上,但学考等第却是B,那应该重考,且重必修知识复习。
名师建议:学生自身学习条件才是判断基础
对此,牛牛采访了宁波中学、宁波二中以及李惠利中学的几位名师。
他们认为,这个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个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完全建立在“老高考”的基础上。
新老高考的一个不同,是新高考“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与老高考“学校+专业”方式肯定会有比较大的变动。
原来,是学校加专业,学生在填志愿的时候绝大部分肯定是先选学校,因此前3000名的学生基本上会填浙大及以上的学校。
而现在是“专业+学校”。浙大的某一专业如果是“冷门”的,那么3000名以前的学生就不一定会填,再加上选考科目的限制,有的学生还不一定能填,这些数据现在都还没有。
因此,网上的这个分析只能作为参考。
综合几位名师对4月选考的建议:
1.考虑自身学习条件
学生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自身学习条件的分析。如果有上升空间的,可以继续考。如果已经达自己学习“极限”,就没有必要再考。这个需要学生有判断力。
以往考浙大,理科省3000名以内,文科800以内是业内不成文的说法。但新高考赋分制度下,建议不必太过纠结了,如果已经发挥个人水平,不要刻意追逐满分,因为总体两次选考的难度比较均衡,不排除在下一次选考中赋分后分数反减的情况,那样,花费的精力就不值得了。
2.关注自主招生考生
对于优秀的学生要关注”三位一体“自主招生”,即使选考到了100分,有此科目也不能放弃。
当然,“选考赋分可能91分以上,但学考等第却是B”。到底要不要重修?比较另类,如果对学考(可能以后三位一体)有要求,值得重考。
3.复习备考
对于大部分同学,还是要踏踏实实跟着老师复习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把知识掌握到位。不能完全想着应试、应付考试,语数外和选考科目要综合考虑,不能随意放弃某一门课程,根据考试时间,学习的时间可以适当调整,但不能完全放弃。
4.新高考之语数英
要特别注意,有的学生为了选考,在选考前的一个月,语文、数学完全放在一边,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5.英语是否二考?
有老师建议说,外语继续考,因为不涉及赋分比例问题,实际考分就是高考成绩。
6.选考锦囊
要看定位目标,你自己的高校定位在哪里,根据你的目标,可以努力够得着的目标,从而决定你第二次考或不考;
教师也要有倾向性的引导学生,上升的空间还有多大,给学生作出一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