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专业选择你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正因为这些误区的存在,才导致了之后入学的各种不顺心,进而影响到之后的大学生活,甚至是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看清专业的本质,才能科学有效的填报。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些专业选择的误区。
误区一、选择热门专业的误区
所谓热门专业是和冷门专业相对而言的。正常的“热门”是有专业人才短缺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的反应。由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如果社会上某行业相关人才紧缺,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就高薪聘请人才,造成某一专业领域内人才一时走俏的态势。这种态势又刺激考生争相选报此专业,从而形成“热门”。一段时间之后,该专业人才短缺的状况得到缓解,社会需求下降,人才市场就将此类专业人才就业难、待遇低等现象反映出来,造成一定程度的“过剩”,成为“冷门”,诱导人们不能选报此类专业而转向其他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形成新的“热门”。
需求提醒同学们的是,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他们是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在人才市场上的作用周期,盲目挤报”热门“,有可能仅仅抓住了热的”尾巴“,大学毕业后,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上的浪费。
误区二、选择新设专业的误区
教育部每年公布一次全国本科高校新增专业名单,每次数目高大两千多个,这么多新专业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某高校以前没有,如今效仿其他院校设置的”新专业“。如石油院校开设传播学专业,医学院开设经贸专业、语言院校开设人才资源管理专业等,恨不得将所有热门专业都”纳入怀中“。名校大学为了办成综合性大学也不敢寂寞,如清华大学近些年来就创办了新闻学、历史学、法学等院系,而向来以文科见长的中国人民,也先后创办了化学系和物理系。这种情况在两千多个新专业中占绝大多数。
另一种是以前各高校从来没有开设过的专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新专业“,这些专业或者是高校以前没有涉及过,或者是有些高校的某些专业有过相关的方向,但是没有开设专业进行系统研究过。这种情况在两千多个新专业中只占极少部分。
误区三、选择相关专业的误区
目前专业大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名称由修订前的635种减到506种。面对这么多的专业,别说我们一般人难以分辨专业的真面目,就是相关专家恐怕也很难一下子说清每一个专业所包含的真正含义。
如果想避免选专业时”乱点鸳鸯谱“而造成遗憾,考生尤其是家长就应该都注意对院校专业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了解预报专业的所学课程及培养目标。在填报志愿时,摒弃主观臆断,切记简单地”顾名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