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别“唱空”刚上路的理想
新高考改革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在收获无数点赞的同时,也经常会听到质疑与抨击的声音。对于一项刚刚起步的制度创新,这不足为奇。
正如马云在去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演讲中所说的一样,“技术和思想的变革一定会引来各种各样的不满和混乱”。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算起,相关的变革就一直没有停步。两年前在浙江和上海率先试点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是迄今为止最具彻底和颠覆性的改革。因为“必考+选考”的模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与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而“一年两考”的设计也有助于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
我相信,个别学校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是真实的情形,学生叫苦、教师喊累也一定发自内心。因为任何“推倒重来”的改革都不可能算无遗策,照顾到各个群体、方方面面的利益,总有人兴奋、有人失落,这种平衡其实并不好拿捏。但只要它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合乎人才成长的规律,有利于解放学生,能让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有获得感,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对其“横挑鼻子竖挑眼”。
高考改革从来都是个“两难选择”,改与不改都会听到骂声。这些年来,全社会都在诟病“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设计,如今增加了考试次数,又被一些人揶揄为“拍脑袋”的改革。过去学生没有选择课程与考试科目的自由会受到批评,而现在选择太多让人眼花缭乱,出现“甜蜜的烦恼”时仍要被吐槽。
说到底,现阶段出现的那些不适应与抱怨都是“转型之痛”,是新模式与旧思想之间不断冲突、调整、磨合的副产品。当选择性考试倒逼高中学校必须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走班选课时,当“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再也无法支撑起整个课堂时,当几十年的教育习惯不得不回炉重塑时,这样的改革倘若还能风平浪静,不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不招徕一些冷嘲热讽与攻讦,那倒是奇了怪了。
把这一切比作“成长的烦恼”可能更合适,因为这绝不是制度性缺陷,因为我们从来就不曾怀疑过高考改革的初衷与诚意,也认同它所传递的价值取向,只是从理想走进现实,进而释放出改革的红利,需要反复斟酌、细抠以及随时补救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如果赞美能坚定继续改革的决心,那么质疑与批评则可以让我们更加清醒,在调和国家意志与个体理性、遵循育人规律与分配优质资源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看到走样、一碰到问题就悲观甚至绝望,那不是关心、热爱教育的人所应该秉持的态度。奉劝那些“唱空”的声音,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的高考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度尽劫波、好不容易才奋起的理想终于上路了,千万别让浮云遮望眼,给它一点时间与空间,让历史去作出评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