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人的一生,面临许多选择,有些选择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使他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面对选择,你需要为自己找到尽可能多的依据。图尔敏将之称为“理据(warrant)”。依据越充分,你就越可能做出普乐好的(plausible)选择。在选择专业或职业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主要依据包括:能力、兴趣、性格、社会需要。
2009年8月11日,本文作者在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自己的办公室中接待了北京昌平二中即将进入高二的学生陈鸣悦,回答了他关于人生发展和职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这次谈话被收入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大学文科是什么》一书。这次谈话涉及到专业与职业选择有关的广泛领域,全文14000余字。这里是其中的一部分。
陈铭悦(以下简称“陈”):谢伯伯,您好。9月份开学,我就是一名高二学生了,很快就要面临高考,面临职业和专业的选择。学校里现在还没有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我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困惑,我的同学们也有很多困惑。借此机会,想要向您请教。
谢小庆(以下简称“谢”):好的,我们来共同切磋探讨。
陈:我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要我们天天向上,追求成功。选择正确的职业,是不是对于今后的成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谢:首先我们要问:什么是成功?成功的概念大家理解是不一样的。著名演员章子怡最近说:我嫂子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女人。她虽然没有章子怡的名气大,但能够很好地支持丈夫,教育子女。是不是章子怡就一定比她嫂子成功?我觉得章子怡这话讲的很出彩。
成功的道路不只是一条。可以是按部就班,北大,清华,硕士,博士,博士后,以这种方式成功。也可以像韩寒这样的,他可能高中都没读,也同样成功。不久前自杀的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他也没有读过多少书,高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
姚明是成功的,陈景润也是成功的。谁更成功?谁的能力更强?人的能力不具有可比性,人的兴趣更是五花八门的。每个人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兴趣来追求成功。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不是非要中状元才算成功?那成功人士就太少了。状元也不一定生活得很幸福。我看,生活幸福比出人头地更重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适合自己做的事,既顺心又顺手,这既是成功的选择,也就是幸福的源泉。最近网上看到常州重点中学北郊中学高一的优秀学生杨昕涵跳楼自杀的消息。他才17岁。他的博客现在还在网上。他说,我只想能开一间不怎么挣钱的咖啡屋,但他的爸爸妈妈总是让他拼命读书,考清华北大,最后他解脱了。他最后以跳楼摆脱了这种唯一的成功方式,摆脱了这种只有考上清华北大才能实现成功模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必然会有这样的悲剧。(关于杨涵昕可以参看本号第266期《开个不为赚钱的咖啡店》)
另外,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人的兴趣是会变的。我所在的这个专业领域中有一个人,一位美国的年轻学者,他做得非常的棒,他开发了一套程序,在当时是非常领先的,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程序。他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在这个领域中可以说是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但他读完博士后就放弃了,他很年轻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他关心环保事业,改做环保志愿者去了。这种人在西方有不少,并不算很稀奇。
陈:一个人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谢:这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很小的时候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蔡志忠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在没上小学的时候就明确自己将来要画画;但有的人甚至四、五十岁,都不明确自己的方向,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这也是常有的事情。蔡志忠现在已经是成名画家,但他已经转向物理学研究了,研究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说:将来能在历史上留下的不是我的画,而是我的物理学研究成果。
在国外,通常是进入大学之后再定专业方向,很多人在本科毕业后重新选择专业方向。在国内,复旦和上海交大已经开始,刚上大学不分科,进行一般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到二年级再分科,再选专业。实际上要想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所以,既不是“一考定终身”,也不是“一选定终身”。高考时可以选择,考研、读博时可以再选择,就业以后还可以选择。但是,不论你在何时何地进行选择,首先都要了解自己和了解社会,才能找到二者之间最合适的搭配,找到你自己的成功之路。
了解你自己,就是要知道你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和性格特征。
陈:请您解释一下“能力”这个概念。一个人高考成绩的高低与其能力的大小,是否是一回事?
谢: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不同于知识、技能。有的人知识掌握的不少,但未形成能力,即所谓的“书呆子”、“字纸篓”。有的熟练工人对于某一种技术动作非常灵巧,但是换一种工作,掌握起来就非常吃力。
对于知识与能力的区别,中国的古人早就做出了非常清楚的回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送给别人一些鱼,不如教给别人一些打鱼的方法。鱼,就是知识;渔,就是能力。知识性考试,就是看一个人篓子里有多少鱼;能力性考试,就是让人打两网鱼看看,看其渔之高下。
“鱼”和“渔”之间有区别,“知识”与“能力”之间也有区别。在心理学中,能力和知识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能力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二者的影响面不同。知识仅仅影响到一个人在有限领域中的活动,例如,光学知识仅仅影响一个人解决有关光学方面的问题,国际法知识仅仅影响到一个人解决有关国际法方面的问题,对他在其他方面的活动影响并不大;能力则影响到人在较广领域中的活动,例如,逻辑推理能力影响到一个人的多种活动,影响到一个人治学、经商、从政等许多方面的活动。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智力,几乎影响到人的一切活动,从洗衣作饭唱歌跳舞,到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各种活动都会受到智力的影响。
其次,二者的变化速度不同。相对来说,知识是一种“快变量”,既可能通过强化训练而获得,也可能由于遗忘而失去。能力则是一种“慢变量”,能力的形成过程恰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三,二者的变化方向不同。能力的变化基本是单向的,只增长,不减少,用数学的语言讲,是“单调增变量”。在衰老之前,能力呈单向增长的变化趋势。能力一旦形成,一般在衰老之前不会失去。知识则不同,是“非单调增变量”,变化是双向的,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三角公式、化合物的分子式、积分公式等知识,我们大多曾经具有,也曾经应付过相应的考试。今天,许多已经遗忘了。
第四,二者所关注的时间点不同。我们在讲知识的时候,通常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当前已有水平,关注的是“他现在能做什么?”;我们在讲能力的时候,通常关注的是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潜力,是他的未来发展可能性,关注的是“他可能做什么?”
第五,二者受环境、教育的影响程度不同。知识很容易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并得到增长。能力的发展虽然也受到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影响较小。对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能力远没有知识敏感。
现在的高考成绩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掌握程度,还不能充分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水平。高考也在改革,在从“考知识”向“靠能力”转变,已经有明显改进。实际上,知识与能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陈:“职业能力”这个概念,是否意味着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能力?
谢:陈景润和聂卫平,谁更聪明?名教授与名厨师,谁的能力更强?我们不能一般地说“人的能力有高低”,我们只能说“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有高低”。
在20世纪初,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匹尔曼曾主张存在着一种“一般能力”,即智力。他认为,每一种活动的顺利完成都受到这种“一般能力”的影响。不久,另一位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汤姆逊提出异议,他认为有多种相互独立的能力因素。到1927年,斯匹尔曼也承认了多因素的作用。随后,七因素说、九因素说、一百二十因素说、一百五十因素说等纷纷涌现。
以后更精致的研究发现,在儿童时期,“一般能力”的影响较大,各种能力因素的相关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相关就逐渐降低,不同的人显示出不同的能力倾向。
也就是说,早期,人们关心反映人的“一般能力”的智商(IQ);今天,人们更关心反映人的各种能力之所长和所短的“剖析图”,而不仅是一般的智商分数。具有相同智商的人可能表现出非常不同的能力特点(如物理学家与文学家),可能具有非常不同的剖析图。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一种职业,都有与其相应的多因素能力“剖析图”。
陈:您刚才说有一百五十种能力因素,那么每种职业的能力“剖析图”岂不是太复杂了吗?除了专家,一般人有没有可能了解呢?
谢:影响一个人职业成功的因素很多。例如,口头表达、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公文写作、反应速度、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信息加工能力、数字运算、资料检索能力、知识面、问题解决能力、归纳总结、革新创新、说服他人、计划制定、应变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决策能力、立体思维能力、管理技能、计算机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外语、与人合作、团结同志、调查研究能力、组织能力、宣传能力、谈判能力、自我提高和完善、安全生产意识、全球化视野、环境保护意识、成本意识、守法意识、时间观念……。在各种各样、各个方面的能力因素中,是否有一些基本的能力因素呢?心理学界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从1990年代开始,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有关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经过研究,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决定人的工作绩效和事业发展的能力结构有着鲜明的层次性特征。呈现在外表的,可以让人们直观感受和直接学习掌握的,是职业特定技能;在更深层次上,是通行于一定领域的行业通用技能;在最深的层次上,则是决定人的终生成就和终生发展的核心技能。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3年确认了1838种职业特定技能,约300种行业通用技能,以及最深层次上的8种职业核心技能。
这8种核心能力是: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这8种能力,是劳动者面对产业变革和职业变革,应对市场竞争和社会挑战,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所必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上是模仿英国的一个研究。英国得诺贝尔奖的人非常多,可是1980年代英国的经济发展与日本没有办法比,于是英国学者就做了一个很大的关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英国教育有问题,而改革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国民6种核心能力——交流表达、数字运算、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和信息处理能力。原劳动部在英国的6种核心能力上加了两项——革新创新和外语能力。
陈:在8种职业核心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能力呢?
谢:在劳动部提出的8种核心技能中,交流表达能力居于首位。他们是在对数以千计的职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这样的结论。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能力是一个人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能力。语言能力是各行各业选人用人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许多单位在选人用人时越来越看重人的语言交际能力,许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选用一些“文字能力”强的人。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数学家苏步青先生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也得到了与劳动部的研究同样的结论。苏先生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课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无独有偶,毕生从事英语翻译工作、曾担任中国外文局局长的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林戊荪先生近年来却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学好中文”,并建议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证书考试要加考中文。林先生认为,将外语翻译成汉语,要求翻译者必须具备很好的中文表达能力;而将汉语翻译成外语,翻译者就必须具备很强的中文理解能力。
在美国影响最大的考试是相当于我国高考的“学术评价考试(SAT)”。几十年中,SAT包括“言语”和“数量”两个部分。负责编制SAT的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从2006年起,在原有两个部分之外增加“写作”部分,原来的“言语”部分更名为“审辩式阅读(critical reading)”。美国另一个影响较大的考试是相当于我国研究生考试的“研究生水平考试(GRE)”,也是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负责编制的。2002年以前,GRE曾包括言语、数量和分析三个部分。从2002年起,取消了GRE中的“分析”部分,增加了包括两篇作文的“写作”部分。
2000年以前,由人事部、中组部组织的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两部分。2000年开始,增加了以写作方式进行的“申论”考试。2002年,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今天的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部分。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最重要考查内容。
以往,在对医务人员的资格要求中,语言能力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在近年多家国际医学教育机构所颁布的对医生的最低能力要求中,都将“交流沟通能力”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在国际医学教育组织、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美国医学院协会、加拿大医学会、英国医学委员会等机构近年颁布的医生最低要求中,都将“交流表达能力”放到了重要位置。以前的医学叫生物学模式,现在叫社会心理生物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对于医生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母语能力是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
陈:那么,心理学家怎样来测量职业能力呢?
谢:目前有很多这方面的测量方法。对于职业能力的测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服务于个人,帮助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倾向有所了解,便于自己选择职业和专业。需要的人可以到专业心理测量机构去进行测试。另一类是“专业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服务于用人单位,或某个特定职业或特定岗位选择具有特定职业能力的工作人员。用人单位可以委托专业心理测量机构进行测试。
为了给职业选择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不仅需要通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了解择业者的能力特点,而且需要在人的不同能力特点与各种不同职业成就之间建立联系。为此,心理学家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
在实验研究方面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将测验施测于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比较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之间的能力差异,二是将测验施测于同一职业中不同成就水平的人(以工作年限、收入水平、职称、职位等作为不同水平的标准),比较那些较成功的人与那些不太成功的人之间的差异。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就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与各种不同职业的成就水平之间建立了联系。不同的职业对各种不同能力倾向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从事科学理论研究需要有较强的推理能力,从事科学实验研究需要有较强的计算能力,从事工程设计工作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从事文秘工作需要有较高的知觉速度和手指灵活性,等等。
在调查研究方面,主要是对各种职业活动进行工作分析。这种工作分析通常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象是某一种职业领域的资深专家,请专家对这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要素进行评定,利用他们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确定各种职业对人的能力要素的需求。
在这些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可以对各个分测验的成绩以不同权重进行组合,得到对应于不同职业的加权方程式。根据这些加权方程式,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在各个分测验上的成绩推算出他在各种职业上的成功概率,作为职业选择的一个参考。
陈:您刚才说,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其次是要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妈妈说,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曾经有过将来要当司机的表示;可是我上中学以后,反而没有了一个明确的兴趣方向。我们班上的同学,除了个别人表示将来要当警察,很多人也说不出自己有什么样的职业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
谢:在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越来越多。一个人小的时候,只知道司机、警察、教师、医生等少数几种职业,所以他可以说想当司机或者警察。长大了以后,他已经搞不清楚有多少种社会职业了,而警察、教师、医生这些职业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所以反而变得迷茫了。学校里应当开设专门课程,比较详细地向学生介绍各类职业。
陈:除了职业能力测量与职业兴趣测量,还有没有其他的心理测量可以作为职业选择的参考?
谢:在职业选择和专业定向的过程中,个人的性格特点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人的性格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勇猛,有的谨慎。倘若一个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喜欢过多地与人交往,就应当避免从事推销产品、开展公关一类工作。如果一个人性格活泼好动,性情急躁,就应避免从事文字校对、病人看护一类的工作。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某些职业(如经理、教师、飞行员等)上获得成功的人具有相似的性格特点。但另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却未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对此尚存较大争议。所以,可以把个性测量作为职业选择的一个比较弱的参考项。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个性上的弱点。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性格比较内向,还有点口吃,但他立志从政后,矫正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名成功的政治家。然而,个性因素总归还是有一定影响的,1960年他在与性格外向的肯尼迪竞选总统时,就在电视辩论中吃了亏,最后在竞选中以微弱票数输给了肯尼迪。
陈:您刚才谈到,在职业业规划中不仅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方面的特点,还要了解社会。了解社会,主要是指什么?
谢:了解社会,就是要尽可能地了解当下社会对于某一职业的需求程度以及教育部门对于该职业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
在职业选择中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社会需求。这是一种功利的、现实的考虑。你将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你面对的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多大?为了获得职业上的成功,应尽量争取避开最激烈的竞争,这就需要对社会需求进行预测。对社会需求的预测(即人才预测)需要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合作,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这方面需要做很多实证性的研究,包括未来产业结构变化的预测、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研究,等等。
除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素,还要考虑教育部门的人才供给因素。二者之间常常有一个时间滞后问题。2002、2003年的时候,我们学校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是很走俏的,因此,有很多人报这个专业。学了四年后,现在这个专业找工作又变得很难了。原因有两个,当外国留学生急剧增长时,有许多非专业的人进入了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特别是学英语的、学小语种的人都转过来教汉语,抢占了就业岗位;另外许多学校纷纷开办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供给十几倍地增长。法律专业、会计专业,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赶潮流的人常常会发现自己老也赶不上。所以我觉得,人还是不能太功利。我很欣赏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先生的人生态度:“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这八个字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在就业的问题上,不要去与别人争,去抢热门,要独辟蹊径,走自己的路。还是要重点考虑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力争人尽其才,“为所欲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