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在2015年的一篇报道中,曾引述过一位清华大学学生在知乎中,“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吗?”这个问题下的答案,里面描述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的典型形象:
出身城市、
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
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
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答案中还提到,清华老师专门做过调查,发现这样的现象:
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呈现“倒金字塔型”。
也就是说,相对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这个结论,应该也是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的。
相比之下,农村学子上名校,在今天的社会经济状况下,似乎已经是越来越难的一件事。
中产及以上的家庭,因为父母有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较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就更加有方向、有力度,也比较容易将孩子送入好的大学。
而城市中的贫困家庭,以及很多农村家庭,因为父母自身的水平局限性,和家中资源的匮乏,无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帮助。如果孩子想考上好大学,需要自己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考入名校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要想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仅仅努力学习是不够的。孩子的成绩里面,还要加上家庭的一部分,即:
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眼界阅历、
对时局的把控力度,
以及物质条件、软性资源、
教育参与度、
对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等等。
而这些,显然是对于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家庭更为有利。
但这并非意味着,寒门学子就再也无法成为名校的一员。
一方面,大学为了促进学生的社会阶层多元化,也为了增加社会阶层流动性,会有意识地提高农村学生的比例。
比如,北大会在其“筑梦计划”、“博雅计划”、自主招生等录取中,对农村考生进行政策倾斜,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助学金和部分生活学习用品。2015年,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是19.14%,已经实现逐年连续增长。
2016年,北大、清华、人大等9所在京重点大学,继续针对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考生可得到清华大学最高降分60分的录取资格,而获取北大入选资格的考生,可获得的最高优惠条件,是录取分数线降至当地一本线。
另一方面,尽管家庭资源较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仍有寒门子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获得优异成绩,博得名校青睐。
那么,农村学生进入名校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呢?他们会和那些城市孩子一样,迅速适应学校的新环境吗?
1
学习成绩有差距
但通过努力可以拉平
光明网在2015年做过一期关于“农村学子在北大”的报道,提到农村学子进入名校以后,会凸显出两个短板:
一个是英语水平和
城市学生差距较大,
另一个是研究性学习上表现欠佳。
长期以来应试英语的教育,会让农村学生对于实用英语的掌握比较欠缺。而如果在高中又缺乏综合性研究的训练,他们刚进入北大的时候,就会有明显的不适应,在表述和表达能力上都会与城市同学显著差距。
但这些学习成绩上的差距,都可以通过努力来逐渐拉平。因为农村学生特别勤奋,能吃苦,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他们的成绩都会因为自身努力而慢慢上升,缩小与城市学生的差距。
2
寒门学子在
中美名校的异曲同工
在美国,这种来自低收入家庭,父母没有上过大学的孩子,被叫做“First-Generation Low-Income student”,即“低收入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
所谓“第一代”,即指这些孩子从父母开始的上辈,都没有上过大学,而他们是家族中的第一代大学生。
之所以又提起了美国,是因为美国社会各界近年来也很关注“贫困学生在名校”这个话题。
美国的名校,尤其是常青藤大学,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专收高收入家庭孩子的精英大学,也被人称为“专为精英阶级服务的大学”,中产及以上家庭出身的学生最多。
它动辄一年6万美元以上的学费,也往往让低收入家庭(年收入48000美元以下)的孩子望而却步。
而精英大学学生阶层的单一化,开始让这些大学面临社会各界的舆论指责。
因此,他们也逐渐将“学生阶层多元化”作为了努力重点,致力于增强社会阶层流动性。不再只招收上层阶级家庭的学生,开始为优秀的低收入家庭孩子提供经济援助,使他们得以进入精英大学完成学业。
因此,在美国的精英大学,这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学生,比过去十年增加了20%。但尽管如此,在像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仍有46%的学生,其家庭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
也就是说,和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清华大学学生构成一样:
来自中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都在中美名校中占据更高的比例。
而来自底层阶级、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学生,占据比例很少。
至于贫困学生进入名校的条件,中国和美国也很相似。这些孩子要想进入名校,得也得有“自身成绩达标”、“学校有招收贫困学生考虑,且有经济能力”两方面的原因。
和北大为农村学生开通的绿色通道一样,很多美国的精英大学,都会为贫困学生解决学费、住宿费用、学杂费、基本的医疗费用,以及在食堂的用餐费用。但书本费用大部分还是需要学生自己买单,还有诸如牙齿矫正之类的医疗项目,也需要自费。
但有一点,中国名校和美国名校是不同的。
在中国,越是重点的大学,学费反而是越少的,比如北大一年的学费是5000,而不少三本大学甚至商业化的野鸡大学,则动辄需要一两万一年。
而在美国,越是精英大学,所需的学费和各种费用越多。
同样是寒门学子,
只要成绩足够,
在中国实现名校梦,
还是比在美国的同辈要容易些。
如此一来,有资格的贫困学生进入精英学校的基本费用得到了解决,似乎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成为名校的一员了。
但正如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成长历程一样,这些孩子进入精英大学以后的生活,也往往会比从小物质优越的同龄人艰难一些。
事实上,他们的一路成长,都在感受与同龄人的巨大差距中度过。无奈和自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被富裕学生占绝大比例的精英大学录取,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的一件事。
3
即便进入名校,
阶层烙印也无法真正除去
差别,从进校之初就开始凸显了。而这些差别,都逃不开四个字——“阶层烙印”。
我们看一个孩子的故事就知道了。
他叫做小A,从中国某国家级贫困县考到了清华大学,这还是受益于2012年国家出的一项“专项计划”,即为了增加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2012年起,以本科一批高校为主,每年专门安排一万名招生名额给特困地区。这个“专项计划”,自2012年实施至今,就使18.3万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进入了重点大学。
2012年,复读了一年的小A碰巧赶上了“专项计划”的出台,以低于清华在该省分数线30分的成绩,被清华录取。那一年,还有有30名同样来自于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小A一起来到了清华。
小A是他们家乡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孩子,尽管全村人都很穷,但都杀鸡宰羊予以庆贺。小A出发去北京前,大家还纷纷拿出不多的钱塞给他。
这都让小A感到,这份荣耀,既是沉甸甸希望,也有摆不脱的压力。
学校为了帮助像小A这样的学生,尽快融入校园生活,为他们安排了“双导师”制,以及与著名校友“结对子”等,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但
考上清华的荣耀感,就此结束在清华校门前。
学习:第一堂课就听不懂
刚刚住进宿舍,小A就和三个室友做了自我介绍,他们当中有两个是保送上的清华,一个是某省的第二名。三人都来自城市家庭,且父母都有大学学历。
而小A的父母,都是小学学历,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20亩玉米地。父母从未在学习上辅导过他,更别说培养过他什么才艺。
他的求学经历坎坷而艰辛,小学在村里唯一一个混龄班完成。进入县城中学以后,因为基础太差,普通话都不会说,让他感到羞愧又自卑。于是他闷头学习,咬牙坚持,最后终于在复读一年后考入了清华。
他就像所有初来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刚来北京时满脸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向往。这个大城市会接纳他吗?
可是兴奋劲还没过去,在清华的第一堂专业课就把他打入了低谷。因为他完全听不懂,可是同学们似乎都能接受。有些小A根本没学过的基础知识,教授都假设大家已经学过,直接跳过去讲更深的内容了。
小A觉得,听不懂是自己智商不足。所以更加勤奋,都快把书翻烂了,做一次作业需要十几个小时,而别人好像几个小时就做完了。
他也不敢去找老师请教问题,害怕老师说他笨,只能自己吃力地啃书。可尽管这样,还是赶不上别人的进度。
在学校不敢寻求帮助,通常是小A这样的学生几乎都有的问题。
他们从小就深知,在学习上父母无法帮助自己,要想改变贫困的命运,就必须靠自己。
而进入高手云集的名校,他们的内心本来就是有忐忑的,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归因于自己的水平差,所以鲜有敢于去寻求帮助的人。
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小A的成绩也不出意外地都在80分以下。而同宿舍的同学,都在9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