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上不去!
咋办咋办咋办?
许多家长说有一“妙招”
那就是↓↓↓
报
培
训
班
小明妈:哟,巧了!我家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也用这招!
小红爸:听说学霸天天都在上培训班,上培训班真是提高成绩的妙招吗?
先不说这招妙不妙
我们先来看效果如何?
培训班越多,可孩子成绩依然很差......
糊弄补习老师,不懂装懂.......
糊弄爹妈,让小伙伴顶替自己上培训班......
这成绩没上去,孩子品质还出了问题!
这可咋办呀?
咋办?!
你必须得了解孩子学习不好的根源
到底是什么!
其实,在现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大部分的家长,在孩子学习不理想的时候,都会替孩子选择一个培训班,但是面对林林总总的选择,总是感觉很困惑。
每次补课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现,补课或许真能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往往治标不治本,这往往是属于“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方法。
这会导致什么?
补课老师教的,孩子会了。补课老师没教的,孩子照样不会。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孩子只知道学,而不知道如何学。课堂上,老师很少教“学习方法”,只是把应该教的知识教给学生,而如何学习全靠学生自己。这就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缺陷,老师根本没有时间教什么学习方法,课堂教学内容如此之重,已经让老师应接不暇了,只好以教学为中心了,不可能以学生为中心,让很多学生深受其害。
我们知道:补课,只是停留在知识教育这个层次,作为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效果。然而,用什么方法来学习?那种知识适合于那种学习方法?很多孩子却不知道,更别说如何巧妙的运用学习方法了。
补课学习的根本之道是德能和智慧的培养。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将正确的德行和正确的方法进行到底。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天性来引导学习,培养了孩子的德能与智慧,就可以通一而贯始终。喜欢调皮的,我们要引导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不断地激发他自己的想法。喜欢文静的,我们要引导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引导孩子去和别人交流,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天性去找自己的方式。
所以,给孩子补课的重点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引导,最好的补课方式就是找一个好的老师,一对一补课,将德行的教育融入到知识的教育中去。
如何培养孩子做个有智慧的人!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弟子规》说,如果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立刻自我勉励,勤奋努力赶上去。这是在告诫年轻人,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站稳脚跟。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好胜心,都在做着“世界冠军”的梦想。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但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要想最大化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补充自身的不足,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提升一个人的层次。
一个人不断学习、刻苦努力,就能够改变命运。中国绘画之巨擘齐白石曾经是一位木匠,关门十载,苦练诗、书、画、印,成为一代画家,被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赞为“是东方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曾经有学生问李嘉诚,要成为领袖,必须要有眼光、理想、勤奋和奋斗精神,除此之外,还要有什么?李嘉诚回答说:“要成为领袖,基本素质一定要有。要清楚,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比竞争对手做得好一点。就像奥运赛跑一样,只要快1/10秒就会赢。”
只有比别人好一点,才会比别人更有成就。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比别人好一点呢?
1.教育要有长远眼光
很多人佩服那些事业有成者的干劲和闯劲,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所以,甘愿平庸。其实,世间没有天生的成功者,也没有天生的平庸人。平庸与成功的区别仅在于成功者敢想敢干,心中有个伟大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可以破釜沉舟,不懈努力。
目标就是奋斗的动力。家长要想自己的孩子在品德、修养、学识等方面不断进步,就要从小帮助孩子着眼高处,订立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有志者事竟成,志向越大,目标越高远,越有搏击长空的力量,越懂得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2.不断勉励自己
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无论学习什么,学问、才艺、技能,都是很辛苦的。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十年磨一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件辛苦的事情,要想做好,需要不断地自我勉励。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觉得学习很枯燥,就想想自己的未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美好的未来需要自己努力去奋斗。告诉自己,别人能够做到的自己也能够做到。要相信自己,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相信自我,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竞争意识”,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3.以比自己强的人为榜样
在同龄人中,做得好一些的都可以称作榜样,都可以当做孩子进步的标杆。从成长学习来讲,同龄人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基于这一点,家长不妨多在孩子面前讲述一些同龄孩子的勤奋故事和他们取得的成绩,鼓励孩子多和品学兼优的孩子交朋友。
孩子都有好胜心,本着自己越来越优秀的“好胜”和“竞争”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如果孩子的好胜心从对事发展到对人,那么就有可能变得虚荣、自卑、妄自尊大,不但不能进步,还可能造成人格发展上的障碍。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一个概念,那就是,所谓“胜”“负”,只是一件事情上的、一时的胜负,而不是整个人的胜负或者一辈子的胜负。
4.教孩子抓紧今天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今天不走,明天即使跑也不一定跟得上。”不管一个人多么想提高自己,如果不从眼下努力,都只是空想而已,结果没有任何收获。鲁迅先生说:“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现在的孩子,面对的诱惑太多,做家长的除了让孩子明白“时不我待”,还要帮助孩子养成珍惜时间、抓紧眼前的习惯。
有的家长做事就不够积极,把“明天再说吧”挂在嘴边,无形中就成了孩子的坏榜样。家长除了自己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外,还要监督孩子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不浪费时间。
培养孩子的智慧要从小抓起
培养孩子的智慧要从小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好习惯会对孩子一生都深有影响。对0~1岁宝宝进行智慧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0-1岁宝宝智力开发4法则
(1)提供视觉刺激。父母可以在宝宝摇篮的四周贴些单纯图片,并经常更换。也可以将小床的围栏油漆得鲜艳些,或者买一些纯白或光亮的栏杆,用剪成小块的毡制品、彩色广告纸装饰一下,再把小床围起来。
(2)提供听觉刺激。宝宝的听觉很好,父母最好经常与他聊聊、哼哼歌。声音、音调、节奏的变换是转移烦躁不安的宝宝的绝妙办法
(3)提供动感刺激。父母应该经常变换宝宝在床上、椅子上的姿势鼓励他活动躯干、手臂和双腿。
(4)开阔视野。不要总让宝宝呆在摇篮里,不妨用宝宝轻便推车或背带随身带着宝宝走动,这能开阔他的视野,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周围的人们,同时也促进其心智、生理、人际交往及感情等的发展。
不同月龄婴儿早教方法大不同
0-1岁是宝宝智力开发的宝贵时期,面对新生儿,父母们首先要为宝宝创造安全稳定的抚养环境,提供较好的抚养条件。从宝宝的各类反应中寻找规律,学会从宝宝的哭闹、翻转等各类反应中读懂宝宝的需要;其次要帮助宝宝形成稳定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0—6个月:建立安全与依恋
父母在抚养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时,首先要满足其生理需要,这是最急促的任务,与此同时也要关注宝宝的心理、智力发展。
面对新生儿,父母们首先要为宝宝创造安全稳定的抚养环境,提供较好的抚养条件。其次要与宝宝建立起安全与依恋的关系,这也是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最需要的。父母要多观察宝宝,从宝宝的各类反应中寻找规律,学会从宝宝的哭闹、翻转等各类反应中读懂宝宝的需要;其次要帮助宝宝形成稳定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长期以来,宝宝的教育一直是以母亲为主体而父亲经常是缺失的,因此需要提醒父母,在与宝宝建立起安全与依恋关系的过程中,父亲也要发挥起应有的作用,这样宝宝长大以后会更勇敢。
7—9个月:好奇心的初步萌发
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开始对外部事物表现出好奇,他们要开始学习爬行了。从这个月龄起,父母可以开始对宝宝进行“认知、语言、运动、交往、艺术”这五项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习爬行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工作。它能促进宝宝大动作的发展,为学习站立和行走打基础,也能满足宝宝探索外部事物的好奇心。同时宝宝的食指也开始分化了,父母可以对其进行精细的手部动作训练。
其次,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初步觉醒,父母可以教宝宝勇敢地在别的小朋友面前介绍、表达自己,从而让宝宝认识自我,学会与人交往。
良好的亲子阅读习惯,也需要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父母可选择一些以图画为主、色彩鲜亮、页数不超过20页、纸质较硬不容易被宝宝撕破的读物,将宝宝同向抱在怀中,把书摆在离宝宝视线15厘米左右的位置,用轻柔的语气为宝宝讲述书中的故事,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10—12个月:探索精神进一步激发
宝宝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有了进一步提高。父母可以借助一些漂亮的玩具,教宝宝理解大小、里外、因果等逻辑概念宝宝的语言天赋也即将觉醒。7至9个月期间还只会说单音节,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朝着双音节发起进攻了。一岁以后宝宝就将进入语言能力的爆发期,在这个阶段父母应多多跟宝宝进行交流,为其语言的发展打好基础。
0-1岁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感觉的培育的关键时期,而这五种感觉通常是智力获得的源泉,因此父母要注重这五种感觉的培育。
一、视觉的培育
0-2个月阶段:比起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的发展较慢。在2个月阶段,小宝宝能够明白看见物体的距离仅有20公分,一开始宝宝看东西,只能感觉其外型,而且移动中的事物比较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能感觉到物品在移动,并稍微看到外轮廓。
2-4个月阶段:这个阶段,宝宝对于一些看过的脸孔也事物,会慢慢记住其外轮廓,并且在外轮廓之外,逐渐注意到要些特征、细节的部分。
4-6个月阶段:4-6个月时,物品在他眼中已逐渐为有立本感之影像了。在这个阶段里,由于已经能够比较稳定、清楚地视物,所以只要是放在周围的固定物,宝宝相对较能确定物品的位置,并伸手去拿。之后宝宝能逐渐盯着某一物看个几秒钟,即“定视”的能力。
7个月左右,宝宝的眼睛便可以慢慢根据东西靠近或远离调整焦距来对焦了。
父母可以对孩子多微笑、提供视觉的刺激给宝宝,可以适当地给孩子看电视。
二、听觉的培育
0-3个月阶段:小宝宝的听觉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几乎发展成熟了,故当他一出生后,便能开始运用他的听觉。刚出生的前2、3天,宝宝的外听道可能还有一些些羊水塞住,不过等到羊水都排干净后,父母可以发现宝宝对声音会有某种程度的注意。一直到两个月左右,宝宝会对突然关门的声音,或东西掉落的声音相当敏感,如果他正在吃奶,也会停下来,转而注意声音来源,另外,宝宝会从生活中喂奶、换尿布、亲子互动中,意识到某人为主要照顾者,并慢慢去辨认主要照顾者的声音。
3-6个月阶段:在此三个月期间,宝宝会慢慢知道这个声音是某人发出来的,“噹噹噹”是手摇铃的声音,“碰”一声是关门,即学习将声音和发音之物连结。此时,宝宝也会跟着爸爸妈妈牙牙学语,他会开始学很多语音或他常常的到的声音,如东西发出的声音等等。
7-12月阶段:7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学会单音节的发音了,也可能已经会喊爸爸妈妈了,这时听力主要发展主要是辨别语言的不同。
可以通过对孩子唱歌、对话培育孩子的听觉小宝宝的触觉也是一出生就近乎发展完成。由于宝宝之前在妈妈肚子里时,长期被羊水包围着,所以皮肤特别柔嫩细致,但我们仍须藉由提供他一些后天的触觉经验,让也逐渐适应全新的世界。在这个阶段里,包括帮宝宝洗澡、擦脸,及喝奶后擦嘴巴、口腔内部等日常活动,都能带给他丰富的触觉刺激,父母可不要因宝宝显现出有些抗拒的反应更停止喔!
三、触觉的培育
出生后不久的宝宝,触觉功能都还比较简单,当他被碰触到时,自己会有所感觉。有研究指出,稳定的触觉经验会让宝宝产生愉悦的情绪,感觉安定,故父母有机会若能多抱抱他、拍拍他,或和他按摩,相当有助于稳定宝宝情绪及增进亲子间的联系。
0-1岁期间,父母除了多提供宝宝触觉经验,还可以配合宝宝的听觉,帮助他将这个声音和感受连结在一起,之后随着其认知能力逐步提升,他才能逐渐了解这个感受代表的含意,及发展出触觉的区辨能力。
父母要多抚摸、多拥抱孩子,可以把不同材质的物品给孩子触摸。
四、味觉与嗅觉的培育
由于味觉很多时候都需要嗅觉的辅助,两者密不可分,故在此一并讨论。嗅觉、味觉同为一出生就准备好,在这个阶段,宝宝可能都以母乳、配方奶为主食,待之后能开始尝试副食品及种类增多,宝宝的嗅觉、味觉经验也有了明显的进展。
当宝宝在接触新的气味、味道时,因为他们之前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对他们来说,不知何谓香或臭、甜或酸,父母如能提供相关的感觉刺激时,能搭配口语介绍,宝宝自然会配合他所听到的声音及嗅觉、味觉经验,随着经验的累积及认知能力进展,学会辨认味道及其代表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