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选到理想的专业呢?一个理想的专业起码要有三个要素:一是自己喜欢,是个人的兴趣所在;二是能力匹配,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三是比较好就业,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之所以把个人喜欢做为第一要素,是因为兴趣是学好专业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人一生为之追求的动力源泉。专业再好,如果个人不喜欢,那也与自己无缘。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他才会有热情、有毅力、有恒心,否则,就会感到很痛苦、很无奈,行动起来就不会那么主动、那么情感、那么投入和自觉。实则是对孩子的人生催惨和折磨。据麦可思公司曾就大学专业与职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50%的人表示“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34%的人希望在原来专业的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只有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所学专业与报考初衷相背离,比例之高实属惊人。
再说能力匹配问题。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潜能,表现出来的就是有人能歌善舞;有人善常画画;有人口才很好,是一个交际能手;有人文笔很好,写得出一手好文章;有人记忆力很好,几乎过目不忘…凡此种种,都与所学的专业有关,以及与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关。从另一个方面讲,每个专业的学习都对应着一定的能力要求。比如建筑学、城市规划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翻译、同声传译、新闻记者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需要一定的开拓能力等等。只有个人能力与专业所需相吻合,或者二者比较接近,才能碰撞出火花,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当然,能力要求远远不只这些,还包括思维能力、学科能力、执行能力等等。
关于就业,是每个考生及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一个专业好不好就业,主要看三点。一是行业发展状况,二是人才供需比例,三是办学实力。一个专业有没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关键看它所置身的行业是不是旺盛。如果是朝阳产业,是国家大力发展和扶持的行业,人才必将受到重视,无限发展的生机也将吸纳更多的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若是夕阳产业,或是受到国家政策限制和打压,或者已经处于关停并转的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分流与失业的危险,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势必难以找工作。比如国家淘汰落后产能,限制粗放型、污染严重、排放超标的企业发展,就业岗位受到挤压,促使了一些行业人员的流动;由于科技进步,时代发展,使一些行业和工种濒于倒闭或消亡,可大学出于经济利益或生存的需要,某些相关专业仍在招生,等你将来毕业时就很难对口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