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
未来学校和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快速变化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在过去,学生的学习可能只发生在教室,学生的学校生活有课上和课下的鲜明的区分,教室与教室之间是分割的,犹如一个个隔离的“洞穴”。那么,今天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影响下,学习随处都可能发生。由此,“生活即学习”,在今天变得更为现实。所以,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通过学校空间的变化来让这些资源得以共享,而不是分割。
学习,将发生在学生的足迹所至。这是我们在新校区的建设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很便捷的资源和空间,帮助孩子学习,将来能够拥有从事也许今天还不存在的职业技能,或者说那些素养,才能够帮助学生走向未来。
我们的新校区只有三十多亩地的大小,好在地形比较特殊,呈正方形,因此设计师根据地形设计了符合地形的一个C 型建筑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设计师不断地沟通,思考到底这所学校要承载怎样的教育理念。规划新校区时, 我们以全球化的视野来推动学校的创新, 借助学校建筑空间的变革,来推动学校的变革,推动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希望学校能够成为一个充满机会的博物馆。我们希望学生在这里接受六年的教育后,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有能力的、有担当的人。
对于当今学校的认识,可以粗线条地分为三个阶段,这也是我们随着设计的过程逐步建立的一种认识。
1.0 版本的学校:有着农业社会显著特征。这类学校以满足读书、写字、算术为目标。学生只要学得又对又快就是好学校。
2.0 版本的学校:体现工业社会的特征。这类学校的结构是标准化的大批量的学校,狭长的楼道里排列着一间间教室。这样的空间设计使得学科的分科课程变得越来越精细,同时注重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纸笔考试。
3.0 版本的学校:这是一种生态社会所要呈现的学校样态。生态社会所呈现的学校有多种空间组合,呈现多形态的空间布局。这种组合更强调分科课程下的综合课程。它不排斥分科课程,同时也在纸笔考试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基于表现的多样性的评价。我们希望3.0 版本的学校是充满生长机会的博物馆,以此来推动学校的空间建设、课程建设和管理建设。
我们新校区建设空间的安排上,力求能够体现处处是教室,处处是图书馆,处处是博物馆,处处是舞台,以促进学生走出教室之外展开学习的最大可能,模糊课上课下的界限,模糊学科间的界限。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于教室的再认识。传统教室是一排排直线型排列,即使改装楼道也仅仅是数量变化, 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新校区的建设我们改成了三间联通的教室,叫班组群。这样的班组群里,三间既相连又独立自成的三间教室,又有一个同等大小的公共空间,组成一个“三室一厅”。
不同年级的三个班级的师生共同生活在一起,我们称为家庭式的学习基地。通过活动隔断板,折叠或展开, 根据学习内容和形式的需要,两个或三个班级自由组合,为大小孩子共同学习提供了多样的学习空间。在班组群的物理空间和社会关系的生态中, 学生不仅能与同年龄的同学一起学习、成长,还能与五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共同学习、成长。这样丰富的“家” 的关系,为孩子建立、学习、实践一生健康发展所需的丰富人际关系,提供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无法比拟的可能和机会。这样丰富的“家”的关系,孩子不仅可以有多样化的成长同伴和榜样, 同时也可以成为其他孩子的伙伴和榜样。因为,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
班组群使得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学校管理也有以“班级”为单位转向以“群”为最小管理单位的变化,这样设计的优势在于,希望通过这样的探索能够继承分科教学的优势,保持分科教学的深度和系统,同时, 通过教师之间的这样的一种协同合作,避免了分科导致教师在学生发展视角上的局限和短视,便于多学科教师能够协同工作, 设计综合性学科教学活动,也体现了西方学校全科教师的优势,避免了教师的局限性:单兵作战,孤独成长。组织形态的多样性,为一个团队形成合力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文章原载于《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8期)
教给孩子一生受用的生存技能
真正的长大,是离开父母后我们还能依然活得精彩!
DE特种兵以教给孩子终生受用的生存技能为兴趣点,引导孩子在玩耍中历练自立、自理能力,锻炼孩子的意志和思辨能力,至今活动已举办数十场,受到队员和家长的一致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