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长 李海青
杭州市教坛新秀 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
自2014年9月开始,浙江正式进入“新学考选考时代”,各地学校的教学组织、考试机构的命题方向、选考学生的学习聚焦瞬间山河剧变,一时应对仓促失意者有之,田忌赛马获利者有之。两年之后的今天,正是第一拨大规模选考来临前夕,临阵之前,我们来稍微解读一下浙江历史选考试题特征及合理应对。
首先,浙江历史选考试题相比之前的浙江高考历史试题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一道道2014、2015年6月的浙江文综真题在我们面前苍然失色,似乎热兵器时代来临后的刀枪剑戟,不拿上一件赤拳上阵心里发慌,真拿起来用了以后,心里更慌了。
与2015年6月份浙江文综卷相比,新学考选考的整体难度明显下降,尤其是必考题的前70分,主要考察3个必须模块中的基础知识,即最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历史人物,其难度与之前的学考试题相比,基本维持在之前的难度略微上调一部分。在加试题的30分中,与之前文综卷相比,选择题难度基本维持在之前难度略微下调一部分,非选择题难度因为每题10分左右,难度明显下降,大型
综合分析类历史题目明显减少,为适应新的难度模式,新选考的加试部分的2道非选择题,会从“考难度”向“考细节”转变。
从2015年9月的浙江省学考模拟考试卷、2015年10月学考选考试卷、2016年4月学考选考卷3份具有指导意义的试题来看,就会发现《玄秘塔碑》的作者、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齐国和鲁国的地理位置、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的职能等细节考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大家多多关注书本的“边角料”,如资料卡片、知识链接、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及地图册的相关内容。
其次,原有的选修模块正式进入历史学科高考试题,并在30分选考内容中占据半壁江山,而且必修与选修内容的融合和打通显得极其重要。既然如此,我们建议考生在日常复习时关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有关内容的打通,比如必修一中的古代制度与三位帝王、近代各国代议制与三位资产阶级革命家;必修三中的中国与古希腊思想与东西方先哲、近现代物理学与两位物理学家、文艺复兴与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等等。
当然,这一趋势也不排除必修模块之间的互相渗透,如必修二中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存在这样的“打通”现象。只有复习时进行充分的先期梳理,真正考试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信手拈来。
说了题目变化,我们再来谈谈应试策略。在历史选择题的考察中,以众多关键词描述历史阶段类题目、图表分析类题目、重要历史阶段情景再现类题目都是比较有可能作为选择题出现的。应对这林林总总的选择题分类,除直接指向型选择题外,选择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正误分析,对此,我们认为选择题的错误选项是呈现相当规律的,基本上可以分成时间类、领域类、方向类、程度类以及史料未能体现类等五类,知道了某道选择题的类型归属后,对症下药,按方抓药,考生就不仅会知其然,更会知其所以然。
对于材料题的审题与解答,我们认为应当形成一套基本的答题规范,比如从题目的限定性要求、出发点去审题,中间使用材料概括和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最后在答题时应回归题目设问作为落脚点,最后使用符合阶段特征的规范术语进行答题。
这其中全方位的分析事件背景以及影响的角度显得最为困难。我们建议,对历史事件原因或背景的分析,不妨从诸如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必要原因与可能因素、政治经济思想等诸方面原因展开全面辩证分析;对待影响,我们建议考生从内部影响与外部影响、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政治经济思想等诸方面影响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辩证分析。另外,答题时候注意总分结合、史论结合、虚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分析角度都是可以参照使用的。
本文为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高考帮独家约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