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商报报道,郑州一名初二学生在日记中写了几名骂老师的话,被同学发现向老师告发,随后学校就将他劝退了。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只是没人想到会严重到劝退的程度,学校对自己学生之简单粗暴,燃点之低让人吃惊。
教育的责任是教育,不是惩罚,这种道理大概已经说滥了,正因为他们都不成熟,我们才需要用教育去帮助他们。哪个人的成长之路不是磕磕绊绊的,如果一个个尽善尽美、无忧无虑的,那就不需要教育了。面对学生的不断犯错,不断地纠正,不断地引导,这不正是教育的常态吗?企图用高压政策来消灭这种常态本质上是违背社会规律的。
如果惩罚能解决问题,那么学校里更多的应该是穿制服的人而不是老师。我们这个社会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学校了。教育里当然也有惩罚,但那是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犯点错误就恶语相加,觉得事态严重就开除了之,这恰恰是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我们的学校神经绷得太紧了。因为对优秀的苛求患上了神经质的毛病,成了一个易碎的花瓶,经不得一点风吹雨打。 教育者的形象本应该是和风细雨,而不是剑拔弩张,一碰就像个刺猬一样张开了,反倒证明的是自己有多虚弱。
你需要学生告发,说明你不信任学生。你不相信他们是善良的是可以被教育好的,反过来也就是不相信自己能教育好他们。严格地说,学校用日记中的语言来惩罚学生是有问题的,日记是私人性质的,秘不传人,相当于自己跟自己说心里话,它跟公开言论的区别就在于,拿日记本中的话惩罚学生,跟诛心是一个道理。即使如老师说的,是写在纸条上的而不是写在日记本中的,又有什么大不了的。那只是少年时代的一点点恶作剧,没必要上纲上线。在老师面前,家长都言听计从,生怕惹老师不高兴,一个半大的孩子又能对老师构成什么样的伤害呢?相比于教育者的强势,我们更担心的不是孩子顽劣给老师惹来了多少麻烦,而是老师的强势,一不小心就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的伤害。
与在批评声中才能长大的教育一样,某种程度上说,老师也同样需要学会如何去应对学生对自己的质疑,也该有一个放松的心态。青春期的少年有几个不叛逆的,学业那么紧张,中考高考的压力那么大,大家都绷着一根弦,学生相互之间发几句牢骚,私底下抱怨老师几句,完全是正常的现象。这不能跟恶意攻击划上等号,甚至也不能武断地说学生的思想品德有问题。反过来说,至少在我的经历中,一个被学生私底下给恶评的老师,有的时候恰恰才是好老师,因为他严厉,不纵容学生,更愿意指出学生的错误,为学生负责。至今民间仍信奉严师出高徒的道理,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个认真负责的教育者,他可能一时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但他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教育者自己怎么连这点气度和信心都没有?
在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可怕的老师,一个可爱可亲的老师;一个让你会做恶梦的老师,一个会让你感受到阳光雨露的老师。只有真正长大了才明白,老师当年的严厉是为了什么,宽容又是为了什么?一句老师的尊称中又包含了什么?那是感激感恩。老师的形象是在长长的人生路上树立起来的,学校又何必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