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567-088
通知公告:

我院2024招生已正式启动,名额有限,预报从速!

点击报名

免费获取简章

认真填写以下信息,免费邮寄招生简章!

申请人 *
联系电话 *
邮寄地址 *
身份证号 *
联系我们
在线报名

报名成功后,48小时内院校老师电话回访!点击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咨询专业老师为您解答疑问

校园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校园动态

北国剧社寻找最后的小丑

发布日期:2013-04-10

4.jpg

  11月27日上午九点半,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装修一新的剧场里,北国人已经到了不少,两个到得早的男生坐在台前还啃着面包。

  这天,艺术团北国剧社再次开始紧锣密鼓地排练话剧《最后的小丑》,希望再次将这部大戏奉献给校内观众。

  为了熟悉新的舞台,工作人员正在台上练习换场,巨大的舞美道具要好几个人一起才能推动。导演张梦雨告诉我们,早上八点,七个姑娘就集合起来,把大型道具从研究生楼E座剧团办公室搬到新剧场,已经练习一个多小时了。

  换场安排得差不多后,张梦雨赶忙让先到的张超他们上去练幕间歌曲。张超故意抱怨自己刚吃完三块辣椒嗓子不好,但还是兴高采烈地跳上舞台,舞台一角的电子琴声也随之响起。

  十点,演职人员们说笑着,三三两两陆续走进剧场。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最后的小丑》演职员班子。

  这班年轻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都有,分布在各院系,却都不分彼此,亲密地以外号相称。暌违一个月又在舞台上聚首的他们很快热络地聊起来,负责音乐的曾思捷随手弹出一串串欢快的音符,现场欢乐不断。

  这次排练是中断排练一个来月后的首次“粗连”,先让演员温习台词,找找感觉和状态。13名演员中唯有女主角乐星和两位导演之一金然由于紧张备考没有出现。

  主演丁一滕不知何时已经到了。他穿着简单宽大的运动装,安静地坐在台下,黑框眼镜下单眼皮的眼睛默默看着台上已经练起来的同伴,没有化妆的他身上看不出一点小丑的样子。

  丁一滕被确定为《最后的小丑》的主演已经半年了。回忆起选角色,他斩钉截铁:“当时,我第一眼就看上了这个角色,一定要演。”

  丁一滕从小的梦想就是要尝试300种人生,演绎300个角色。一生中要赶上一个好角色何其不易,他义无反顾全情投入了小丑K的内心世界。

  从最初编剧笔下“不善与人交流”、有些“自闭”的小丑形象,到现在“单纯、活跃、执著”的K,是丁一滕在长达半年的排练中,在暑期整个八月每天10小时的集训期中,在一次次揣摩和反思中完成的转变。

  “这样的小丑在舞台上效果更好,能打动观众。”丁一滕说,从观众角度出发周全考虑后,再做功课,这样观众容易受感动。其实不仅是观众,身为主角的他在台上也会流下真实的眼泪。“想打动观众必须先打动自己,”丁一滕摸摸自己的后脑勺,“后脑勺都会发麻。”

  “每个人都是灵魂人物”

  其实不只丁一滕经历了无数的摸索与改变,整个《小丑》剧组乃至整个北国都是如此。

  北国剧社作为学生剧团,排一场剧,首先要根据人物性格去选演员,再按照演员的特点去改剧本。张梦雨说,剧本是“大家磨合很多遍,边排边改”才最终成型的,其实《小丑》有很多版本,在排练中这些版本被一次次推翻再重塑。“很多东西是在台上碰出来的”,试演中出现的问题也许恰好效果还不错,于是被保留下来。

  而这次《小丑》在新剧场的演出,依然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如新剧场内舞台距观众有一定距离,影响小丑出场时对现场气氛的带动。于是,在排练中,大家集思广益,七嘴八舌地为小丑设计出场方式,考虑让小丑从观众席后排出场,利用滑板或自行车从坡上滑下来。丁一滕跃跃欲试,而沉稳的张梦雨则不忘提醒他要考虑安全问题。

  排练一部话剧需要群策群力,尤其是在北国,更鼓励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小丑》的剧本和音乐都是原创,负责服装的赵安琪和负责舞美及灯光的刘雪森兼具演员身份。

  北国从来不苛求北国人某方面能力多么拔尖,团长何其炜说,“最重要的是态度。也许一个人在演戏方面未必强,但他有兴趣,热爱表演、热爱北国这个大集体,综合能力强,愿意为北国付出,大家一起努力就能排好戏。”何其炜反复强调,每个人都是灵魂人物,缺一不可。

  当然,排练中也常有摩擦发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矛盾是必然的,”何其炜用习以为常的淡然语气说道,“闹情绪之后该排练还照常排练。”

  北国人热爱表演更热爱北国,大家为了“把戏演好”这个共同目标而聚在一起。这个过程中,会有磨合,但更多是一起奋斗、一起努力的快乐,每个人都对北国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来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面对着不同程度的学业压力,《小丑》剧组的演职员们努力地平衡着排戏与学业的关系,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平衡点。剧团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如同北国老团员吴晓乐所说,“非常的纯粹,放弃功利之心就奔着把戏演好的目标去。”而这正是他们的理想主义。更何况,今年是北国剧社成立25周年,大家“不想把北国这块这么有纪念意义的牌子砸了”。

  “大家为了《小丑》付出很多,经常要熬夜,从晚上八点排练到凌晨一点。”十月份演出之前,为了拍录像,大家早上八点集合,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方才告一段落。之前在北国剧场排练,常常拖到很晚,负责十一点清楼的楼管大爷都见怪不怪了。“几个女生住在一个楼,因为常晚归,楼管大妈都认识她们几个了,还找她们谈话,问‘最近都这么晚回来,干嘛去了?’”张梦雨笑言。

  舞台上下的自我实现

  正是北国人充满热忱的演绎,赢得了舞台下观众的掌声与泪水。

  当乐星饰演的玛丽莲一袭红色短裙,在监狱里绝望地独白,当丁一滕饰演的小丑K回忆着他如何爱上玛丽莲,悲伤地道出“可惜,她已经长大,再也不喜欢她为我戴上的面具”,当小丑K强颜欢笑与玛丽莲诀别,沙哑地喊出 “我没用,我只是个卑微的小丑”……台下观众早已泣不成声。

  小丑K的笨拙的爱,玛丽莲的勇敢执著的爱,交错编织成这部悲喜剧的高潮迭起,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流泪。也许正如编剧张洋所说,每个角色都是她一部分灵魂的投射,都来源于对人生的感悟、个体的孤独与 “每个人在卑微中求得的高尚”———也许这部话剧的力量就来源于此。在其中,我们都看见了自己。

  这种力量借由编剧的笔表达出来,在导演二度创作下而后又借助演员的三度创作表现给观众,在观众眼中完成最终的四度创作。

  话剧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对其怀有自己的理解。在丁一滕的理解中,“最后的小丑”说的是每一个人。“每个观众都是小丑,”他说,“每个人都披着华丽、欢乐、有些虚伪的外衣,其实在这外衣下,都有一颗单纯的心。由于种种世俗的规则,这颗心不能露给外人看,故而将事物变得复杂和虚伪。”同时,每个人又都会有一个小丑爱着你。来看《小丑》的大多数观众都是女孩子,其实她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有一个小丑无所求地全心爱着自己、陪伴自己。

  “每一个人坐在剧场中都是一种自我实现。演小丑,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和让观众自我实现。”丁一滕喜欢“自省”这两个字,一方面是对演员,一方面也是对观众。他期待观众们看过《小丑》之后能对人生再审视。

  北国人是幸运的,与话剧为伴,多了一种剖析自我、理解生活的途径,他们感谢艺术团的支持,感谢观众的支持;师大人更是幸运的,我们拥有这么一群热爱话剧、热爱生活的北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