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2日至27日,我参加了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潍坊市特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专题研讨班。这次研讨班以推进融合教育为主题,与会人员先后听取了华师大特殊教育系有关专家、上海市有关特教学校和普通学校关于融合教育的报告,观摩了虹口区特教指导中心和长宁区特教指导中心,很受触动和启发。通过学习研讨,我认为,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教学校要跳出传统的隔离式安置机构的藩篱,立足特殊需要儿童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突出服务自我、服务教育、服务社会三个目标,变革传统管理模式,提供支持性开放性教育,打造成为“三中心”。
一、特教学校应成为区域特殊教育示范中心
与国际特教发展趋势一样,未来我国的特教学校也应是服务于融合教育。特教学校应从“独立特殊教育机构”定位中走出来,逐渐发展成“区域性特殊教育示范中心”。应根据学校转型发展实际和教育对象变化,以促进特殊需要儿童身心发展为出发点,调整教育、康复、研究、社会等相关功能,引领区域特殊教育发展。
在教育功能发挥上,特教学校要改变教育目标,将重知识传授改为重能力培养。要实施个别化教学,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适合的教育。改变教学管理方式,改控制性管理为教育性管理,尊重特殊需要儿童的个体差异,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课程管理方式,吸收家长参与课程开发,扩大社会资源,服务学校管理。
在康复功能发挥上,特教学校应根据《特教学校暂行规程》,以正确的康复理念为指导,采取“康教结合”模式,面向全体特殊需要儿童,既注意他们与普通学生共性的东西,又采取特殊手段促进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帮助他们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在研究功能发挥上,特教学校应把教育科研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促进教学管理、课程改革和各项工作。改变华而不实的研究倾向,围绕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具体场景、具体内容和具体资源入手,开展校本教研,实现自我反思,寻求问题背后的真实答案和破解路径。
在社会功能发挥上,除培训家长和走进社区之外,近几年又有了一种创新实践,就是推进送教上门。通过送教上门,基于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际需求,把教育、教学、康复等服务以及党委政府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关怀和温暖送到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家中,从而扩宽特教学校的教育对象覆盖面,积累实际经验,为普通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提供指导。
二、特教学校应成为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特教学校应具有成为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发展观,为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提供辅助和支持,不断完善资源中心的内涵和功能,切实承担起区域资源中心的作用。
首先,从思想上突破自身隔离性和封闭性障碍和误区。长期以来,受制于特殊需要儿童自身学习能力不足,特教学校教育教学行为未予规范,效能评价缺失,办学成效没有引起社会重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特殊需要儿童被标签化,影响了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即使接受了教育还是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特教学校教师的心理状态也是负面消极的,成绩感普遍受挫。在融合教育的语境下,特教学校应与普通学校加强合作交流,促进自身功能提升。来自基层学校的实践证明,特教学校和普通学校加强普特融合,通过教学融通、教师交流、学生参与、课程共建等尝试,相互支持、互惠共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扩展了特教学校功能。
其次,共享现有的较为丰富的特教资源。尤其在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中,特教学校要将现有资源及时为普通学校提供支持与保障,为普通学校提升随班就读质量提供服务。强化资源教室的作用,搞好有效运行,帮助普通学校弥补所欠功能。要为普校教师和特殊需要儿童家长进行咨询服务,帮助解答和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加强对普通学校的巡回指导。协助开展评估筛查、案例研究、训练指导等,及时解决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进行系统性的督查和指导。应发挥培训功能,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借助平时鲜活案例和训练实例,对随班就读教师提供案例资源培训。
三、特教学校应成为区域特殊教育服务中心
传统的特教学校以单一教学功能为主。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要从相对孤立的封闭性办学实体转变为广泛联系社会的开放性办学实体,发挥多种社区服务功能。
一方面是评估服务。对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关系到确定安置方式及持续跟踪发展。因此特殊需要儿童评估应贯穿特殊教育全过程,从发现到确认,到制定个别化计划,到教学过程,直至追踪他们的发展状况。但我国特殊需要儿童评估系统尚未建立,医学角度的诊断又不能满足特殊需要儿童发展需要。特教学校可以作为当前评估的载体,发挥评估鉴定作用,做好资料收集、人员联络、告知结果、安置建议、效果监控等工作。
另一方面是社区服务。特教学校除了创设无障碍校内环境,还要创设无障碍社区环境、人文环境和信息环境。要融入社区,进入家庭,将社会环境纳入特殊教育实施领域,让特殊需要儿童在融合、平等、开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和生活质量。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改变家长观念和教育方式,使家长深入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干预方法,及时解决特殊需要儿童健康成长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