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让你收入翻番!”“药店人都在考健康管理师?收入翻番!”……现在网上有不少广告称,只要参加培训拿到证书,就能让收入显著提高。然而,有媒体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证书”可能根本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更起不到加薪的作用。
证书是真的,培训单位也是正规的,课程也是真实的,但是这样的职业证书有可能只是一张“废纸”。这并非危言耸听,在人社部最新发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中,职业资格总量比2017年目录减少68项,压减比例达49%。像“出入境检疫处理人员资格”、“乡村兽医资格”“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注册冶金工程师”“注册采矿/矿物工程师”“注册机械工程师”等都已经退出目录。
目前,社会上推出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可谓鱼龙混杂,不仅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无所适从,也严重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些证书的发证机构五花八门,大约分三种:一种是行业协会;一种声称是“中字头”“国字头”事业单位;一种则是培训机构本身。但无一例外,这些证书均非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很多证书的认定过程如同走过场,几乎是交钱就能办证。像市场上一些心理咨询师证书培训,费用往往要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元,并设立了名为“2021年全国统一报名入口丨心理咨询师”的网页揽客。然而,早在2017年,国家就取消颁发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证多不压身”是许多人的职场观,认为拿到的职业资格证书越多,越容易找工作。但如果仅仅为了加薪而去考证书,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学习,纵使取得了满手证书,恐怕也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甚至有可能中了一些培训机构的圈套,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对于求职者来说,莫被“证书加薪”蒙蔽了双眼。与其整天搜索网络寻找可以加薪的证书,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寻找适合自己职业发展路径,并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提升职业能力水平。对于主管部门来说,除了及时发布职业资格目录并做好解读工作,还要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方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