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社会精英,也要培养具备社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我国,无论是教育本身,还是社会舆论,对于社会精英培养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技能劳动者培养的关注度。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鲁昕表示,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
此次调整的600多所院校多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十多年前大学扩招风头正劲时,几乎所有的专科都想升级为本科,所有的“学院”都想改名为“大学”。冲动之下,很多高校都实现了表面升级,但师资力量并没有相应增强,专业设置也不够科学合理。本科生越来越多,就业率并不理想。
用“回到原点”形容这次院校转型的改革并不恰当。表面上看,扩招冲动下,很多院校“阶层翻身”,戴着“大学”的帽子光鲜了多年,如今又要被降级回高职,似乎又回到了升级之前的原点。但事实上,这些院校在升级前,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在他们身为“专科”或“学院”时,培养学生的思路也是沿着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培养的。而这次调整已经明确了这些地方高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结合“分类高考”改革的大方向,也就是说,参与调整的这些高校将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地方院校转型高职,这不仅是对过去十多年扩招冲动的纠偏,其实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中国的高等教育多年来备受诟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深究下去,这种窘境的病灶还是根源于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社会精英,也要培养具备社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我国,无论是教育本身,还是社会舆论,对于社会精英培养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技能劳动者培养的关注度。加强职业教育呼吁了很多年,但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春天还是没有真正到来。相反,在德国,普通高等教育招收学生并不多,社会更多地培养实用型人才,企业招收技工也多从职业教育中吸收生源。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此番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高职的调整,即是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一部分。
高等教育改革目标明确,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十多年前扩招之下的院校升级有些冒进,这次院校转型调整必须吸取上轮改革时的冲动教训,稳中求进。值得欣慰的是,舆论对“地方院校转型高职”的调整大多保有乐观期待,毕竟,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眼下的现实来看,最起码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从长远来看,更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
地方院校转型高职,最大的阻力和困难恐怕还在于学校本身。十多年前这些院校“升级”之后,无论学校本身还是教职员工都是受益者,从本科降级为高职,拿最世俗的眼光看,这毕竟是一种身份“降级”。身份降级之后,学校和老师的利益会不会受损呢?
和一位在大学教书的老师聊及此事,他就担心,地方院校转型高职之后,国家的投入能不能保持平衡?如果国家投入只重视纯学术的院校,而对培养技能的院校有所忽视,前者会不会抢了后者的饭碗?另外,目前所有高校的排名、职称评价体系都是一致的,分类改革之后,这些评价体系会不会相应有系统性的改变,比如在科研项目的分配和学术论文的考核上,是不是应该都有所跟进?
向职业技术转型,事实上这些年一些地方院校也在有意朝着这个方向靠拢。一些地方院校针对地方产业需求培养对口的应用人才,而且鼓励学生去考技工的证书等,只是这种有意识的转变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院校转型的方向明确后,只要技能型院校能得到公平对待,中国职业教育的春天应该会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