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可钦 北京中关村三小校长
说来也是挺可怜的,我们的学生时期本来应该读很多书的,可是在那个年代,却没有多少书供我们读。只记得,除了有关英雄人物的连环画,就是样板戏类的剧本。尽管如此,谁要是能够拥有一本这样的书,也是很让人羡慕的。
我常常是花一角钱租几本书,几个人凑在一起看,看一遍觉得不够“本儿”,读几遍后,连旁边的“大幕徐徐拉上”、“西皮二黄”、“鸠山尴尬地下去”之类的注解也不放过。那时,也没什么奢求——有字有画就行。
再后来,上了中学,认得字也多了起来,我的物理老师,每天带领我们几个人用课余时间读报纸,倒是渐渐地开阔了眼界。再后来,也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一些词典类的书,比如《说文解字》,比如《词源》,比如《田家五行》等。哎呀,如获至宝,便认真地看。我文言文的一些基础,很多就是这样获得的。
真正开始大量阅读,还是在读师范的时候。那时,好多书都“解禁”了,一下子带给我们一个多彩的世界。我们像刚刚破土舒展的小苗,贪婪地吸收着充沛的雨水。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都是在那个时候读的,《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简·爱》,等等,成为我们每天争相传读的书。
记得一部《红楼梦》,我先读了横排版,再读竖排版,似乎觉得这样才有味。还向我的中学语文老师要了一个红楼家谱,模仿着把其中的主要人物又列了一个关系图。循着这个图,我又把主要章节看了一遍,然后再与同学交流。这是我大开眼界的一个时期。大量地阅读小说,让我弥补了一些中小学时期亏欠下的知识。当然,对人生、理想、事业也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刚当老师的那几年,我有两三个好朋友,我们一同分享每一本最新上市的图书,琼瑶和三毛的作品,几乎一本不落。像《京华烟云》这样的大部头,都是一口气先读完,再从头细细分享、品味。现在想想,好书中透出的大气度、传达的历史观、展现的美妙语言、描绘的生活场景,等等,无形中也浸入了自己的生活。
后来,我阅读的图书渐渐由小说类过渡到专业类,如饥似渴地学习名家的思想和方法。尽管有许多地方都读不懂,但学校要求我们必须读书,必须摘抄记录,以证明“你在读书”,这倒也慢慢地让我们养成了习惯。
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的两年里,几乎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里,这里有许多小学没有的却是写给小学老师的书。我感到惊讶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们统统装进自己的脑子里。每次进图书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找一个最大的桌子,再去书架上拿下一摞书,摊开后左翻右看,每一本都那么吸引我,哪一本都想尽快看完。
看到好的段落,还不惜力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在本子上,想着带回去,与我的同事们分享。那时候,也没电脑,更没有网络,刚刚有了昂贵得不得了的复印机。遇上非常好看的、有用的书,一咬牙,我会花“重金”整本复印,这往往几乎耗尽我整个月的工资。似乎唯有如此,才觉对得起送我到高校进修的父老乡亲们。
想一想,现在真的很幸福。想读什么书,就能随时找得到,就能买得起;想了解什么,就能搜到;还有那么多的好书等着我们去品赏。
所以,我说,有书读,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因为读书,能够满足我们的发展需要。
但是,在和老师们交流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很忙”。因为忙,所以很难挤出读书的时间;因为忙,更无暇动笔记录心得;因为忙,上课也显得急匆匆,恨不得把所有自己知道的全告诉学生;也因为忙,渐渐失去了装扮自己心情的兴致……
总之,因为忙,我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演绎成了备课、批改作业、解决学生冲突、与家长谈话、写各种各样不知道有什么用的计划和总结。紧张的工作伴着单调的生活,忙碌的状态伴着渐渐陈旧的知识,让人越发忙碌。似乎等不忙了,才能静下心来读书,才能去作研究,也才能够有时间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诱人的东西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天长日久,如果我们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能怎样做,教师生活的美妙,就会因为“忙”而不再感受得到;教师生活的挑战性,会因为“茫”而失去诱惑;教师生活的幸福之路,也会因“盲”而看不到旅途的风景。
因此,读书,不仅仅是满足我们的一种需要,更重要的是,读书可以让我们静心思考,可以让我们变得有气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当老师,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文章选自源创图书《教育其实很美》,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