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寨豁乡的大底小学,59岁的王应专和他的3名学生是这所乡村学校全部的师生。
我是一名上世纪末在“跃农门”理想激励下走出农村的学子,如今正带着一群“90尾”农村学子备战高考。受益于上世纪末的农村教育,之后又一直工作在农村教育一线,如我辈者,对于当前农村教育的困惑和思考从未停止过。
早些年前,我和一些同事就多次讨论过“现在的农村孩子为何在高考竞争中不敌城里孩子”“今天的农村教育到底怎么了”等问题。以前也看过很多有关这方面讨论的文章,大部分讨论的视角都集中在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师资力量和教师待遇的差异上,而我今天想换一个思维视角,站在农村教育的对象——农村学子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我思考的结论是:今天的农村教育丢了精神、丧失了理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教育经历过辉煌,“寒门贵子”的故事比比皆是。那时的农村教育,除了课本学习,都有真实的农业生产教育,每个学校分配有责任田。记得小学时各班还开展种油菜、棉花竞赛。回到家里,参加家庭生产劳动更是不可少,学校在农忙时节还会放“农忙假”。我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总能享受各种“优待”,但砍柴、插秧、割谷、锄草、犁田、挑稻谷等基本农活儿都要参加。哥哥姐姐小学毕业就回家务农,把继续读书的机会留给了我。体验过农业生产的劳累、感悟了生活的艰辛、懂得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回到学校,哪怕就着咸菜咽馒头,我照样挑灯夜战、闻鸡起舞,从不知苦和累是何物。现在回想那时学习的一股子拼劲儿,还常常激动不已。
今天的农村教育,跟在城市教育的身后高喊“素质教育”。然而,农村教育由于投入不足、师资匮乏等原因,很多学校连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等基本课程都开不起来,何谈素质?素质教育没有真正搞起来,各类“减负令”却执行有力——义务教育阶段不补课、多放假、少留作业。我有一个农村亲戚,孩子今年来我这里上高一。小学发了英语教材却几乎没学(缺英语教师),初中学了3年英语,老师居然没教过“音标”。难道这就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减负的结果?没了素质教育又被“减负”的农村孩子去了哪里?
我做过一项调查,一个由60名农村孩子组成的班,56人几乎未参加过任何农业劳动,这绝不夸张!因为他们的父母都不种田了,都在外面打工;农村学校的责任田早没了,因为老乡也都不种了。被“减负”的农村留守学子,他们的课余时间不再被农业劳动所累,又缺乏父母的监管,大部分花在了电视、网吧、手机娱乐上,完全处于纯野蛮生长状态。
再反观城市教育,学校素质教育有声有色,家长还送孩子参加各种艺术班、特长班,不仅如此,城市学校不补课,家长却花大价钱请家教,参加文化补习。当我们农村学校高三寒假补课到腊月廿二,孩子们直喊苦时,却听说大城市的高三学生补课到了腊月廿八(原来他们学得还苦)。可以说,处于农村社会急剧变化时期的农村孩子,因为缺乏农业劳动的磨炼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原则的放任,他们在学业上普遍丢失了农村孩子原本应有的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精神。相反,城里家长对孩子投入更多,学生在学业上付出更多、磨炼更多,他们的吃苦精神反而更强。
记得过去的农村学校,最经典的励志故事就是“两双鞋”:老师在进教室的地方摆一双布鞋和一双皮鞋,然后指着说:想穿皮鞋的就去拼!那时城乡差距大,穿皮鞋是跃出农门的象征,而“跃农门”正是当时农村教育最朴素的理想。如今,农村变化巨大,许多农村家庭在打工中普遍实现小富,小富即安,尝到打工甜头的农村家长丧失了“跃农门”的理想,对教育不如从前重视,甚至有的家长把打工视为一种理想。家长如此,不识农事、不愁吃穿、手有余钱、缺乏引导的农村学子更是陷入理想空白,不少孩子自嘲是“无理想、无目标、无未来”的“三无”人生。
所以,当前农村教育的出路在于找回精神、重树理想。农村教育要发挥农村社会资源优势,把“不识愁滋味”的农村孩子带回农业劳动现场,或者利用假期走进父母的工厂、工地,通过劳动的体验和磨炼找回失去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时过境迁,当“跃农门”不可能再成为农村教育的理想时,是否可以考虑通过带领农村学子走向大城市游学(长见识、开视野),或是在小学、初中尽早介入人生职业规划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村学子重树新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