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如何在未就业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呢?很多家长和考生都是通过世界上闻名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来确定,尤其是现在网络发达,考生和家长只要轻轻一搜,就能找到大量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试题,进行测试。并且测试之后,有些网站还提供测试结果分析,确实方便了不少正为职业方向烦恼的考生和家长。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妨先看一份案例:
去年的一位高三女生,性格内向也不喜欢和别人聊天。她妈妈在为她填报志愿的时候伤透了脑筋,因为,问孩子“将来想干什么”“有没有想学的专业呀”。孩子不是爱理不理,就是满眼迷茫的说“妈,我成绩都很平常,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你决定吧”。最后,被迫无奈,家长听同事建议,让孩子做一份“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拿着孩子测试结果“现实型”,搜一搜“现实型”特质:
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恩,确实挺像孩子,接着往下看:推荐职业为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
发现这些职业里面还就只有计算机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行业,而且听同事说这个行业前景很不赖,就定下了“计算机计算与科学”专业。孩子也没意见,准备一切去上学了。
可是不到三个月,孩子就哭着回家了。因为到了学校,才发现孩子班级里女生特别少,孩子在一群大老爷们中,整天紧张兮兮。更难受的是孩子对“计算机语言”完全没有兴趣,也总算错了“数学”,一切都显得那么孤单无助。
也许看到这里,您会觉得是家长选择专业太草率了,应该在测评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孩子的特性来,可这份测试不就是孩子个人特性来的答案吗?在这里我们家长普遍都会存在的一个难题:如何正确解读职业测评结果?
其实,家长在解读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凭借自己现有的经验来解读,反而忽略对个体和职业双方差异化的动态考虑。比方说:
(1)现代社会职业划分越来越细,社会活动的要求和规范越来越复杂,各种职业问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个体的吸引力和要求也就迥然不同;
(2) 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教育、社会经济地位环境背景不同,所乐于选择的职业类型、所倾向于从事的活动类型和方式也就十分不同。
可见,对于家长来说,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要正确解读职业测评结果是很难的。在这方面做的很成功的,莫过于解读专家。专家通过测评系统,看出学生性格特征、行为特征、心理特征、敏感度、规划力、执行力等多方面情况,进而找出学生每个科目成绩的进步空间大小,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提高,给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配合学生改善学习状态,调整家长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方式等,全面助力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规划,确定好志愿填报的专业和院校选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