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司法部以及全国普法办印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机制,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今日就有媒体报道,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女孩因拒绝和室友一起嗑药,而遭到同寝室的4名女同学轮流施暴。
对此,《大纲》分学段给出了法治教学的内容与要求,例如小学阶段,《大纲》提出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高中教育阶段,要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不但要学还要“考”,《大纲》提出,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机制。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表示,文件的出台肯定与目前存在的校园暴力情况有关。他认为,青少年应该从小培养其规则意识,比如活动里的规则、公共场合人与人的关系等,让青少年在交往中更尊重对方,这比普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