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第一批同学顺利入校学习。今后,我们融合中芬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有国际化工程专业知识、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不久前,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2021年开学典礼在芬兰拉彭兰塔和拉赫蒂两个校园同步举行。疫情原因,副校长马国伟以线上视频方式向远隔重洋的中外学子致辞问候。
芬兰校区由河北工业大学和芬兰拉彭兰塔-拉赫蒂理工大学(以下简称LUT大学)共同建设,并依托LUT大学的校园开展教学。“工学并举,融合创新”,如今,河北工大芬兰校区海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渐入佳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一个典范。
高起点:在发达国家建立的本科层次海外校区
“平视世界”是河北工大校长韩旭反复提及的一个词。在他看来,国内高校海外校区建设尚属“摸着石头过河”,起步过程中,需要具备“平视世界”的眼光与心态。
LUT大学芬兰三大理工大学之一,据QS世界大学排名最新统计,该校综合实力位列414位。河北工大是我国最早培养工业人才院校之一,为“双一流”建设序列高校。两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可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开展合作,两校可谓“门当户对”。
“通过芬兰校区这一平台,一方面有力推动了学校科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芬兰合作方拉动地方经济、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的需求。”韩旭表示。目前,针对当前国际重点能源环境问题,河北工大和LUT大学已开始筹划共同开展热电双网可靠性协同增长和碳达峰主动控制领域的科研合作。
为什么要与国外优质高校联姻,通过合作办学形式沟通推进海外校区建设?韩旭认为:这样可以实现轻资产投入,建设的海外校区能做到可进可退。即使未来终止合作,也可由所在国高校继续维持办学活动,有效防范了独立办学带来的各种风险隐患,实现了稳妥办学、切实服务国家大局的目标。
2019年8月筹备建设,2020年3月招生。今后,河北工大还将与LUT大学以及当地政府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深融通: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做任何工作。”“机器人无法拥有人类情感,无法取代需要投入情感的工作。”……
日前,一场中外学生混合编组的辩论会在芬兰校区举行。
“中外学生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对于国内学生而言,收获更多的是学会运用审辩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论证。”樊春丽老师深有感触。
“工学并举,融合创新”,芬兰校区将河北工大“工学并举”和LUT大学“启迪心智”(Open Your Mind)办学理念深入融合。“我们旨在通过创新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培养强专业、懂管理、善沟通、能创业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河北工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陈鸿雁表示。
为此,两校专门共同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隔周召开工作会议商讨校区建设和运行事项。一年来,两校教学团队通过40多次视频会议,共商课程设置、师资遴选等工作,共同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体系突出先进性、创新性、实践性和挑战性,其中语言文化类学分占比为13%、跨学科类课程8%、专业类课程58%、管理类课程5%。
经充分论证,芬兰校区开设专业为河北工大“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群中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国内生采用“1+3”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河北工大天津校区学习,后三年在芬兰校区学习。国际生学制3年,期间自愿到天津校区交流学习半年或一年。中外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均可同时获得两校学历、学位证书。
目前,芬兰校区首届招收国内生114人,国际生52人;2021年招收国内生135人,计划招收国际生200人。校区未来学生规模为2000人。
广交流:涓涓细流汇长河
2020年5月,河北工大协办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中芬科技创新论坛;同年,该校学生参加源于芬兰的国际科技竞赛JUNCTION-X极客马拉松竞赛并获得可喜成绩……芬兰校区建设,成为推动中芬科技交流的“催化剂”。
据河北工大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史耕山介绍,芬兰校区面向国际生,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汉语、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社会、中国科技前沿等系列课程,并面向LUT大学所有学生开设汉语课程和中国文化课,应邀每年举办中国文化节和龙舟赛。
“我们计划通过系列举措,向芬兰人民以及国际生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展示中国魅力。”芬兰校区负责人李子瑞说。
龙舟体育、国家非遗古彩戏法、武术太极、中国民族歌曲和舞蹈……校区第一学年开设开展的特色课程与活动立即吸引了众多海外师生的目光,积极准备即将举办中国文化节的国内同学也成了传播中国文化的“小大使”。
广泛交流,涓涓小溪汇长河。近年来,河北工大曾多次访问芬兰驻中国大使馆,与中国驻芬兰大使馆保持良好沟通,规划组织各类科技文化交流活动与合作。
同时,为满足合作学校师生及当地民众学习汉语的需求,河北工大计划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合作设立中文学习测试中心,承接当地汉语水平考试及开展语言培训。还将成立中国文化中心,通过举办系列活动促进中芬文化交流。
“未来,芬兰校区将进一步扎实推进校区建设和事业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做出更大贡献。”韩旭信心十足。(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周洪松)
作者:周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