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式择校如何?换种应试教育好不好?
——关于孩子在国内读国际班(校)的粗浅看法
写在前面1
2016年,北京冬天的雾霾好像没有一丝一毫消减的迹象,然而,不知道是哪里的专家出来说,雾霾还在,但是有害物质比以前低了,我在心里骂:这样的专家死去吧!还有于丹老师的高论也很可笑,似乎我们对于雾霾的牢骚与不满是因为我们内心和精神进化的层次不够,因为雾霾还在我们的心里!又想起来那个刚刚去职的帝都领导,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之下,言之凿凿地说,“3年治不好雾霾,我提头来见”,我和帝都人民在雾霾里迷茫,想问的是:这家伙的头呢?>>
写在前面2
回想起最近美国的总统大选和光怪陆离的抗议者,真觉得这个美国有点意思了:阶层固化到一定程度了,精英们坚持着“高尚”的价值观和政治正确,但是底层的人呢——几乎没别的前途。在帝都,有很多帝都户口的外来人,这些人(包括我)基本上都是受益于中国的高考。每一年,媒体上都在重复着差不多的话题和故事,比如:毛坦高考工厂的应试大军、衡水中学的誓师大会、北京学生被质疑占了多少北大清华的名额等等。对于这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是,我们能否认高考对于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么?我们真该坚持高考这个独木桥,不要让它塌陷才好啊。
写在前面3
嘈杂忙碌的五道口有个华清嘉园,因为骇人的房价而出了名,恨不得人类社会都知道了“宇宙中心”,其实,最主要是因为那里有个中关村二小,而不是因为五道口有很多外国人在租房。择校,演变为现实的“择房”。我和很多人都在想:“择房”的人有错吗?
我本人从事国际教育研究和服务工作整整20年了,见过的“奇怪”现象不少,渐渐也习惯了。择校不独是个中国现象,但是在中国现阶段尤盛,没有北京户口的“北京人”尤其犯难。除了“择房”来择校,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择校?除了让人又爱又恨的应试教育走高考独木桥,还能不能没有应试教育而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的途径呢?至少让我们换种对孩子不那么残酷的应试教育吧——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五年前,投资人(注:好有前瞻性,赞一个)和留学行业从业者问我,“胡老师,您对留学行业怎么看?您对民办学校和国际班怎么看”?两年前,记者问我,“胡老师,您对国际班怎么看”?前两个月,记者问我,“胡老师,您对国际班的课程怎么看”?最近,好多邻居朋友校友亲戚各色人等问我,“老胡,你又懂政策又懂教育(其实不对,我不是很懂,留学懂一点而已)你觉得孩子是在国内读国际班好呢还是直接出国留学好”?“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样”?
回忆一下我当初回答他们的话,大概是这样的。
很简单,对于留学行业,我长期看涨,除了因为人们兜里有钱了(其实一定程度上要感谢中国“罪恶”的房地产),更主要的是:天天喊着“教育公平”,但是有的人没觉得“公平”啊,众说纷纭的高考、学生减负、素质教育等等,但是有的人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啊,所以,他们一定会选择用脚投票的,而且会来越来多的,因为留学先行者的收获摆在那里嘛,别跟我说“海待”,那是没用心调查和思考,至少不是多数海归的现状和未来。想起来了,昨天晚上刚应中国教育报的要求,写了一篇针对留学值不值的评论,回头发给大家斧正。话题再转回来。所以,除了看好留学行业,我还看好民办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开设国际课程。因为我认为,国家把钱投在公立教育,公立学校把精力放在最广大学生的教育和升学(尤其是高考)上,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当然,有能力选择国际教育、选择留学的人,这对他们也是另一种“公平”。记者告诉我,“胡老师,你的一些观点,我们写进了内参,领导很快会看到”,吓了我一跳,我可能没想影响那么多人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不再受理审批公立学校开办国际班,于是乎,曾经要死不活接近关门的民办学校最近两年瞬间焕发了青春,曾经求着学生去上的“国际学校”俨然也要“择校”了,而且一副“我就是贵,怎么了?”的派头。
我有时候自己都觉得我这人有点奇怪,刚说过看好民办学校、看好国际学校(班),但是我去年又开始有点看衰他们了,而且劝说找我的投资人说,还是谨慎点吧,因为我没开过学校,所以我不知道传言的国际学校暴利是不是真的。其实,我之所以看衰,还因为,我觉得国际学校的热潮有点病了:首先是到底这个市场需求有没有那么大?其次,我想起来,留学预科班好像曾经也很热的嘛,后来呢?现在呢?很少听说了,学生的满意度更是从来没听说过——这才是重点。最最关键的是,我认为家长对于国际班可能有点过热或者有些误解或者期待有些不切实际了。
想想这样几个问题:1、国际班(学校)就不是应试教育吗?那么多的所谓AP班是什么?——活生生的应试教育啊,而且学了考了还不一定能真的有用。2、留学或者说留学读名校一定要上国际班吗?显然不是,而且事实是,美国“藤校”本科招生越来越少录取来自中国大陆学校的学生了——无论是国际班还是体制内的班。3、把孩子“投资”到一个有些过热的国际班“市场”,是不是需要冷静一点呢?想想买股票的道理就好了。4、教育终究要看师资、看环境、要看教学内容的,是个慢工夫。很难想象,在美国能办出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学校”,是这个道理吧?5、在中国,你都没问问ZF到底如何看待这事儿,你就做出最终决定,是不是有点轻率了呢?
好嘛,记者刚问过我对于国际班课程的看法,我忍不住又说了几句,结果,上海前不久就出来了关于国际班课程整顿的政策,真是“神预测”啊,我都佩服我自己,其实,这也正常,跟我没啥关系,只跟教育的导向和国际班本身有关系,不是么?在大家对“民促法”审议稿议论纷纷的时候,理智一点想一秒钟就知道,“审议稿”肯定是会通过的。
对于民办学校包括民办国际学校的开办者来说,非常明确的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不能是营利性的教育。大家都知道,几乎所有的国际班事实上都是营利性的教育,不然哪还会有那么多国际学校嘛。因此,民办国际学校老板们将要做出一个决定:要不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招收学生,要不要营利性经营。老板们的决定才能影响到家长的选择。另外,国际学校(班)常常把 “全面引进原汁原味的美国/英国课程等等”作为招生宣传亮点,现在既然官方说不能再这样做了,家长们还有多少比例会认可国际学校(班)这条路呢?如果仅仅是高中阶段上国际班,还是中外混合式的课程,还要参加各种必须的考试,还要参加各种必要的课外活动,再说上国际班是为了让孩子不那么累,我觉得有点自欺欺人了。
没有哪个国家的精英阶层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投资的,越是社会阶层高、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越累。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的学生也有一定成分的应试教育,但是,它们那里没有雾霾啊,它们那里很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啊,它们那里(尤其是私立寄宿学校)的孩子除了课堂学习,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俱乐部和课外活动。都是择校,都是应试教育,为什么不可以换一个思路呢?如果是我的孩子,我的决定是一样的。这就是我对于“在国内上国际班还是直接出国留学好”的问题的回答。
最后再说个题外话。也是差不多5年前,中国教育在线邀请我一道撰写如今非常有影响力的“中国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那是第一个年度报告),我对媒体说过,不要看美国留学现在这么热,大家认为留学美国有百般的好,5年后我们再看——入读名校尤其本科的几率会越来越低、留美含金量也不会永远那么高,现在,我的看法是得到现实印证的,因为有英国先前的例子在呀。怎么办?留学要趁早!这是唯一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