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能够使学子与当地民众增加接触。图为宋欣(第二排右二)与同事的合影。(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担心高校教学水平下滑
陈洋现在日本东洋大学社会学研究科攻读博士。他说:“日本的大学非常重视学术研究,校方会给学生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并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提供便利。比如图书馆内有丰富的藏书,每位学生每年都有500张免费打印纸以供使用等。在研究室内,经常能够看到学生在讨论学术话题或者分享读书心得,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宋欣现就读于日本爱知大学,她说:“自由度高是日本高校教学的特点。教师倾向于让学生发表意见,并能够实时地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做出反馈,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参与到课题讨论中来。有时甚至还会将课堂让给学生,由他们来备课、上课,让学生主导课堂。”
以学生为本并尝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是日本高校“出成果”的重要原因。但近些年来日本的大学却出现排名持续下滑的情况,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陈馨婉(化名)现就读于日本关西大学。“近些年来,日本在基础教育方面推行‘宽松化教育’和‘均衡教育’,提倡为学生减负并放低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在入学竞争激烈程度降低的同时,也使得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下降,这或许是造成日本高校现状的原因之一。并且大多数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有的甚至打好几份工,经常出现无暇兼顾学业的情况。”陈馨婉说。
再加上日本社会受到“少子化”倾向的掣肘,高校适龄生源逐年减少,一些私立大学甚至无法完成每年的招生计划。近些年日本经济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教育行业也受到财政紧缩的影响。况且日本的大学本来就面临着国际化不足的问题。上面这几个因素正拖累着日本高校的发展,影响着高校的教学水平。
喜欢当地民众的亲切和守规矩
留学在外,学子免不了要与当地民众打交道。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子留下印象。那么,学子眼中的日本民众是什么样的呢?
“规矩与秩序是日本社会运行的重要机制。大多数日本人都会遵守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接听电话,并且他们执行起来可以说是一板一眼。规矩外的事情没有商量余地,想靠人情通融来办事是行不通的。”宋欣说道。
陈馨婉说:“怕给他人添麻烦是大多数日本人的共性,经常能够在与日本人的交往中听到‘对不起’‘实在过意不去’等谦辞。‘报恩’的思想根深蒂固,以至于我都受到了影响。有时与国内同学交谈时,他们都认为我太客气了。”
一些友善的当地居民给陈洋带来过不少美好的回忆,是他留学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父亲有一位名叫斋藤丰的日本友人,他住在新潟县。新潟县距离东京大约有300公里,那里产的大米颇负盛名并且价格不菲。当斋藤先生听说我在东京读博士后,每年都会给我邮寄两袋新潟县的大米,并且会在每年的夏秋之际寄送樱桃和梨给我。在今年“十一”国庆节期间,他还给我发了节日祝福短信。”陈洋说。
与当地民众打交道贯穿着学子留学生活的始终,并对他们的留学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感受旅游政策放宽的影响
移民政策、旅游签证政策的调整与留学生息息相关。
据了解,日本政府曾于今年初制定了“支撑明日日本的观光愿景”的行动计划,放宽了中国、印度、菲律宾、越南、俄罗斯等5个国家的公民赴日旅游的签证条件,其目的是增加访日旅客的人数、推动消费,以缓解其经济疲软的态势。
随着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的增多,在当地留学的中国学子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覃建恩现在日本长崎国际大学人间社会学研究科攻读博士学位。“我所在的地方是长崎县佐世保市,是一座著名的观光城市。随着旅游签证的逐步放开,我发现每隔一天就会有一艘客船停泊在佐世保市的港口上,带来许多中国游客。由于日本对持有短期签证的外国游客实施退税政策——消费满5000日元即可退税,这吸引了不少中国游客前来购物。但是,面对突然增多的商品需求,周边商店采取提价的手段应对。现在购买相同的几样东西,要比以往多花不少钱。”覃建恩说道。
但中国游客赴日也为留学生带来了不少好处。据他介绍,为了方便中国游客购物,凭借中国银联卡在一些便利店的提款机中提取日元时,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这为他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销。“同时,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给中国留学生带来了不少打工的机会。一些商店会聘用中国留学生做翻译,以更好地跟中国游客进行沟通。这份工作不仅时薪高,并且非常轻松。学业空闲时,还能赚一点生活费也很不错。”覃建恩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