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6年高考仅剩200多天,相信同学们都为学习操碎了心,唯恐出现任何差错而导致高考失利。然而有时候,经常会出现力不从心,甚至越来越疲累的情况。其实高考复习是有误区的,一起来看一看,你中了几条?
误区一:
我虽然高一高二没学好,但上了高三,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跟着学校复习就没问题。
专家观点: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高中为什么要念三年而不是一年?别的同学在高一高二就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从高三第一天就开始钻研题型和解题套路了,而你却还在学习“新”知识,这怎么可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况且,一轮复习只有4到5个月的时间,需要把两年的知识点全部讲完,怎么可能讲得透彻,讲得仔细?就像奥运会的万米长跑,其他选手跑了两圈之后你才起跑,虽然现在和第一名是肩并肩,但最终你会输得异常惨烈!记住,高考检验的是你高中三年的积淀。如果你错过了前两年,那么你必须以一年搏三年,要么你得拥有超过常人三倍的智商,要么就要付出超过常人三倍的努力。正常跟学校进度是不可能考入名校的,必须使用非常规方法。
误区二:
我特别懒,不爱学习,每天得父母看着我学习写作业。
专家观点:不爱学,根源是没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没认识到好的成绩对自己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家长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意愿,是给家长学的,当然不爱学。此时家长再亲自去监督,就更加坐实了“学习是给家长学”的观点。况且,家长只能让孩子坐在桌前摊开书本,并没有任何方法得知孩子是否真的学习了。这就好比一个人生病了脸色蜡黄,却天天抹粉,脸色确实不错,但后来病人死了。看着孩子学习,累家长,坑自己。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才是治本良方。
误区三:
我成绩差是因为做题少。
专家观点:按照你的观点,做题多成绩就好了?那学校干脆直接一人发100斤的测试题卷纸,大家回家做题去好了,为什么要讲三年的课?如果做题就能把知识学会,那么学校的设立就是天大的讽刺!想要学会知识,必须通过老师的“教”和学生的“悟”,做题只能在学生学会以后提高熟练度,也就是从不熟练做到熟练,而不能从不会做到会。所以,老师始终反对题海战术,也反对在没有掌握知识点的时候就开始做题。
误区四:
我聪明,高三开始努力就来得及。
专家观点:首先,高一高二懒散惯了,高三就能努力了?第二,高考检验的是高中三年的积淀,三流学生积淀知识,二流学生积淀方法,一流学生积淀人生。再聪明的人,无论再努力,一年的时间顶多能积淀三年的知识和一部分方法,如果不借助强大的外力帮助,根本不可能考上一流大学。而强大的外力是可遇不可求的,你想把你的前途交给命运还是自己的努力?
误区五:
文科需要背,理科不用。
专家观点:理科才是最需要背的。文科有一些主观题,万一知识点没背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绕过去,还是有可能得分的。但理科是纯客观的,所有的知识点是由不得任何主观发挥的,有任何一处细节没背熟就会导致丢分,甚至整道题全错。奉劝那些抱着“理科不用背”的思想而选择理科的学生:精确背熟才是王道。
误区六:
学校作业必须写完。
专家观点:学校往往会布置海量作业,将学生搞得非常疲乏。其实学校这么做无非想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和考点;第二是通过海量作业让学生有压力,为了避免老师责罚,会尽量减少玩的时间,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写作业。但我们必须弄清两件事:首先如果你真的掌握了知识点和方法,做如此大量的练习是非常没有必要的;其次如果你还没掌握,那么写多少作业也不会有效果。所以在写作业这件事上,同学们一定要认清目的,不要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
误区七:
成绩差就补课,没效果就换老师。
专家观点:成绩差只是一个现象,我们必须分析它背后的本质,是老师讲的不好,还是学校学风不正,还是你自己不爱学习,还是没有好方法,还是家庭因素……原因有多种,怎么可能简单粗暴地通过补课就能解决问题?科学分析,对症下药,才是关键。即便是需要补课,也要根据你自己的现状和期望值来聘请合适的老师。万一聘用的老师不合适,提分效果就会非常差,家长不但花了冤枉钱,连你的最宝贵的备考时间也被无情地浪费掉了,到时候再去找好老师就可能来不及了。即便来得及,还要先将以前老师传授的低效甚至是错误的方法改正掉,再来教先进的方法。这是非常可怕的。三流老师讲知识,二流老师讲方法,一流老师讲人生。如果希望考入一流院校,就必须一开始就由一流老师保驾护航。
误区八:
马上就要模拟考试了,近期不复习别的了,专门复习考试内容。
专家观点:高考复习是个系统工程,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进度,因为一次月考或模拟考就随便打乱正常的复习节奏,显然是得不偿失。平时的考试只是排查知识漏洞的工具。活人不要被工具逼死,要正视分数。在高考前曝露的漏洞越多,在考前复习阶段就会修补得越全面,高考就会更有希望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