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行志愿实施以前,我国高招录取采取的是传统的志愿投档模式——梯度志愿。后来,经实践发现,梯度志愿对考生不太公平,易造成较高的落榜率。于是,从2008年开始,我国开始试点进行平行志愿。一直以来,不太了解招生录取的众考生家长,对梯度志愿和平行志愿这两个词都不太了解,也不知这两者究竟有何区别。今天,零点高三小编就为大家简单整理一下梯度志愿和平行志愿的有关资料,愿大家看过后能对其有所了解。
梯度志愿
定义:梯度志愿是一种投档模式,是指考生分别填报在同一批次中的不同投档时间段的院校志愿。
投档原则:“志愿优先、遵循分数”
投档模式: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录取时,凡第一志愿填报同一所院校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计划比例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第二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其他志愿投档,依此类推。
(梯度志愿投档模式)
平行志愿
实施背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2008年教育部在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上海市与浙江省6个省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又新增了福建省、贵州省、海南省、河北省、吉林省、江西省、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10个省区实行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进一步在全国推广。2010年广东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3年山东省与黑龙江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4年辽宁省(全面)与陕西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5年甘肃省和北京市[1] 正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定义
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 3个平行院校志愿,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 5个平行院校志愿。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另外,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投档原则
普通类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投档模式:
按普通类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A、B、C 3个(提前和本科批次)或A、B、C、D、E 5个学校(专科批次)依次 检索,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给B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该考生的投档过程。在每批“平行院校志愿”录取后,对该批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又一次填报志愿的机会,即“征求平行院校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