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时,事宜"真"、情贵"切"
所谓"真"、"切",一方面指选材最好取自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另一方面,所选取的素材一定要使触动过自己的真实情感,应是自己情感沉积层中久久不能磨灭的那些人和事。
情感,是一篇优秀散文的生命所在,只有那些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重新引起你的真情,使你更投入地进行写作;而投入地写作,更能表达出你写作是最真实的体验,既没有到的家庭禁忌的限制,也没有编造故事的苦恼和干瘪,更能表现你独立的写作品格。法国文学家蒙田在《随笔集》中说:"我本人就是这部书的材料",书中描绘的就是"我的生平"。那些真正触动过感情的生活记忆,是作者独有的积累和感悟。写作者因此写时如行云流水,读者因此阅读时直接而没有障碍。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人生感悟,可以提供给读者不同的人生经历,丰富读者的情感世界。这也正是文学的重要功能。
应该注意的是:写"我"的生活记忆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展现"我"--主人公--作者的心灵历程。这就是说,情感发自内心,而表现出来的也应该是记述的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一件事情在你一闭上眼睛的时候就浮现出来,那一定是你的最佳选材。
我们希望考生在进行选材时,应该回忆那些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有趣的、久久难以忘怀的事情,哪怕回忆的事情只是打碎过一个杯子,之后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个杯子的,你将那些哪怕是最微小的一颦一笑都细腻地记录下来,然而却是真实、感人的。在逐步回忆时,还要逐步积累。要时刻观察周边的人、事、消食、怪事,哪怕是一站忽明忽暗的日光灯,或是飘着水草的一泓小溪,都应该站在那里体味一下光的变化,触摸一下水的温度和水草的润滑,并将这种感受真切地记在心里,同时在以形象的文字复述出来。通过这些开发、回忆,许多有趣的生活片断便会随时出现在你的头脑中。
写作时,情贵"真"
写作时,感情贵在"真"。这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要引发坐着内心的真实情感,并运用这种情感,澎湃于内心,寄情于笔端,排除那些道德、功利、技巧、规范等对创作者的束缚,把内心的最直接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不要假饰,不要有意拔高。巴金先生在《谈我的散文》中说:"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这个"我"是不出场的,然而它无处不在。这不是说我如何了不起,绝不!这只是说明作者在文章里面诚恳地、负责地读者讲话,讲作者要说的话。"说真话,显然要将言不由衷、人云亦云抛除在外。前苏联剧作家维?罗佐夫也曾说:"……我回过头来看看童年的创作。它是粗糙的、幼稚的,但总是纯洁无私的。它不追求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孩子写作只是出于自己的愿望,是按照自己心灵的吩咐。……"他所珍贵的是创作的那一瞬间,在这个瞬间里他感到了愉快,仅此而已。文学创作是一个独立与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门类的独特系统。"按照自己心灵的吩咐",是文学的最高标准,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是无功利的,是人类情感的描摹、记忆、创作和补充。作者感受的愉悦,应该是写作后释放的快感。考生在创作时,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释放情感,才能将作品写得清晰、透彻、深入。
写作时,文字贵在"真"
文字的"真"主要是指所写的文字要朴素,不卖农、不堆砌,要形象、具体,即如鲁迅谈"白描"时所说,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如何能达到这一要求呢?苏联文学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说:"……最有分量最令人惊叹的散文是凝练的散文,它删除了一些多余的东西、一些可以不说的东西,只保留非说不可的东西。……"这段论述,实际上要求的是文字运用要直接、简单,但要保留文字传达后巨大的情感空间和人生感叹。比如朱自清先生创作《给亡妇》中的几句:"……后来说送你回家,你想这可以看见迈儿和转子,也愿意;你万不想一去不复返的,我送车的时候,你忍不住哭了,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你看,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余字,却字字具体描摹了当时的情状,表达了妻对生的渴求和对斯的恐惧,言简意深,读罢令人内心酸楚。质朴的文字缩短了作品与读者的空间,也令读者舍弃了观看绚烂文字时外在的感叹而深入地感受作者内心世界的凄凉、欢乐、无奈、哀怨。
另外要强调的是,戏剧文学是要承担戏剧、影视的创作任务,而这些艺术形式都是要通过演员、布景、台词、调度、画面来完成的,这些都要相当具体。因此,对文字直观性和形象感的把握要求更高,即所说的"立象以尽意",要通过形象地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质朴是不要堆砌华丽的词藻或者刻意玩弄文字游戏.形象是要将看到的事物变成可视的形象.而形象中更要有情感,是内在心象的表达.如许多考生在描写下雪时这样写道:"大学纷纷扬扬地铺天盖地,让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冰雕玉砌的国度,大地披上了一层盛装。"这种语言罗嗦、苍白,是概念化、一般化的。我们换一种说法:"雪飘着,空气变白了"这样的语言简单、直观,同时还有作者个人化情感在其中,更富感染力。
本文来源于网络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