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了解到,关于中小学生课程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一事,该出版社2016年11月底就已经接到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相关通知,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排查。
文件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出版社和各学科编写组根据相关要求、12月底“在中小学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有关要求”和部编教材样张,在排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地修改。
截至今年1月初,所有2017年春季使用的基础教育教材都已经完成了“十四年抗战”相关内容的修改,并经过教育部的专项审查,进入印刷流程。
那么,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呢?
“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
而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时间。
各位同学千万别记错!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除了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修改
2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出炉
2017年增加了新题型
而2018年的高考更是恐怖
数学,语文,文综,理综
统统都有新的变化
(哎、幸好已经毕业了,被考卷支配的恐惧)
下面这些将成为高考必考范围
小法先带大家看看
篇篇都是重点
六部经典名著 今年高考必考
法制晚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了解到,在所有学科中变化最大的是语文,其中将《红楼梦》等6部经典作品纳入必考范围,而至2018年将有12部经典纳入必考。
此外,今年高考微写作又添新类型,可能会让考生写赠言。
除英语学科没有变化外,其他学科考试说明均有变化。如数学学科首次提出对数学文化的考查,文综的政治学科体现素养导向,理综也有部分学科的知识点进行了微调。
语文:《红楼梦》等六经典名著必考
记者了解到,在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里,首次增加“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分别是:《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阅读经典是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早在2015年高考“微写作”选作题中,就涉及了《三国演义》《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和《巴黎圣母院》。
2016年上述12部经典阅读篇目暂没有列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今年的《考试说明》则将其中一半篇目纳入了必考,包括《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据记者了解,到2018年,12篇经典阅读篇目将全部纳入必考范围。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把握作品基本内容、主旨,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进行理解、分析,还要感悟并评价作品价值、意义。
《考试说明》中的样题显示,名著的考查方式多样。比如阅读《说起梅花》,文章提到曹雪芹咏梅诗句出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诗社,让考生分析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特点。还有一道题,考生需结合十七勇士攀登梅里雪山,张海迪在身体难以支撑的情况下仍坚持创作长篇小说等事迹,从《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等名著中选相关人物,分析其精神追求并评价。
此外,今年高考微写作又添新类型,可能会让考生写赠言。前两年高考微写作中已出现过写短信、推荐图书、短评、诗歌等形式。
记者注意到,有一道题让考生写赠言,以“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做开头,结合《呐喊》《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某一个人物写一段赠言,表达对这个人物的敬佩之意。
>>>>
解读:用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读名著
精华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张智钦表示,2017年高考语文对名著的考察点更加细化,包括对文本内查和主旨的理解,还有引导考生关注人物形象塑造和精神内涵。当然,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学生
将自己的思考和体悟融入到阅读过程中。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它们对当代都有映照性”,张智钦表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多进行思考,以自己的方式“消化”名著。
例如对《红楼梦》人物进行理解时,对宝玉、宝钗和黛玉是什么样的性格,要理解并且要思考。
张智钦举例称,在今年北京春季语文会考中,就有40至50分的分值是考查《红楼梦》,其中一道题目就是问学生“宝钗是符合现代要求的理想女生么?”。张智钦认为,要作答这样的题目,一方面要学生知道宝钗是什么样的性格,另一方面就是要和当下生活作比照,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和思考去阅读名著。
数学:首次提出对数学文化的考查
数学学科方面,删去了“几何证明选讲”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考查的是初中平面几何的知识,而高考中几何的主要知识内容在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中均有体现,不需要再单独列为专题考查,删除此项可以减少重复考查,强化学科体系的导向。考试内容删去“几何证明选讲”模块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对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
记者注意到,在数学学科的“参考样题”部分替换了三个样题,其中理科一个、文科两个。文理科共八个样题的“说明”部分也作了修改,首次明确提出对数学文化、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做好继承,在体现前瞻性中实践创新。
>>>>
解读:多用数学眼光审视生活
精华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孙丽强表示,数学学科的变化主要是删除了“几何证明选讲”这一内容。
“从内容上看,这部分已经在初中时学过”,因此孙丽强认为,删除后在内容上就避免了重复,是合理的。另外,从能力看,这部分内容考查的是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这些能力,在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中都能够体现。孙丽强认为,这一内容删除后,会加大对函数、立体几何、数列等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尤其是函数知识。
此外,今年《考试说明》里首次明确提出对数学文化、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对此,孙丽强认为对数学文化的考查可能会集中在数学史以及数学发展史上,会以题目背景的方式出现。另外,对于数学中要求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孙丽强建议考生应该注重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日常需要多用数学眼光审视生活。
文综:政治学科体现素养导向
历史学科,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去掉了欧洲宗教改革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参考样题部分,有5道样题分别以2016年高考试题替代。
政治学科的参考样题部分,有3道试题更换为2016年的试题,以体现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的价值观导向作用,体现政治学科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体现素养导向。
通过对参考样题命题立意、材料选择、情境创设、问题对思维的激发、参考答案设置等方面的解读,阐释思想政治学科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为向新课程标准过渡做准备。
地理学科在考试内容方面,删除自然地理部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但新增“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分布”,新条目列于自然地理部分,为二级条目“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的三级子条目。
理综:部分学科知识点进行微调
今年的物理科目《考试说明》调整知识点和参考样题,注重考查学科思想及方法。其中,将“表2物理知识内容表”中的“63.自感现象、日光灯、涡流”调整为“63.自感现象、涡流”。市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考虑到两版本教材的不同,人教版教材已没有日光灯的知识点。另外,从环保节能的角度考虑,日常生活中已很少使用传统日光灯,代之以LED日光灯,而LED日光灯的原理与传统日光灯有较大的不同。
物理科目的参考样题部分,删除了一些2011年以前的高考题,相应地更新为2016年的高考题。调整后的参考样题全面展示了物理试卷的命题特色。
化学《考试说明》的知识内容表中,所体现的知识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与2016年完全相同。不过参考样题部分选用的试题总题量有所减少,部分试题做了删减和替换。替换的2016年高考试题,适当体现与新课改理念的衔接。
生物科目的知识内容表中,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的具体步骤作出明确要求,使相关内容的组成更加合理,并与生物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相适应。修订后的表述完整地列举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将原来细目中“工具酶”及2017年《大纲》中“PCR技术”等内容包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