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下帷幕,学生开始在等待成绩的焦灼中彷徨。分数向来就是学生的剑,学生凭借分数仗剑“天涯”。但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在高考中考到一个理想的成绩,不论何种原因,每年高考后,总会呈现出高分激动,低分悔然的态势。不过,高考没发挥好的学生,可以多注意一下本省的补录政策,或许能擦边上岸。
每个省份的补录政策不一样,每个大学发布的补录要求不一样,具体的分数很难去判断。因为这是根据当年的高考情况、学校的招生人数来定的。比如,当年的招生计划减缩,补录的人数也会相应的减少。比如,学校的专业缺口不大,补录的人数少,那降多分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根据每年各省份学校的补录情况来看,基本变化不大,补录分数大致在10—15分。
补录的学校大多为一些没招满学生的学校、地理位置偏远的学校、经济不太发达的学校,当然,好学校也有。分数不高的学生,可以多注意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的补录信息,及时更新、填报征集志愿,不要错过补录的机会。
补录属于第二次志愿填报,学生是否录取还是依据分数的高低来定,分高者上,优次秩序系统运转。再者,每年参加补录的学生人数之多,竞争不亚于第一批征集志愿,学生仍然有掉档的可能性。所以学生在填报补录志愿时,需要多避开哪些竞争激烈的学校,这样胜算会大一些。
高考补录时间一般在当年的8月13日—21日左右,具体按当年情况而定,不过大致为8月中旬左右。学生在第一批志愿掉档之后,就需要多加关注补录信息,选择好上岸的学校,仔细填报志愿,不要再次掉档。还有部分学校会在9月份发布补录的信息,这是因为,有的学生在开学时没有如愿去到学校报道,这造成了计划招生名额的空缺,学校会依此根据空缺名额的数量进行补录招生,填满空缺名额。
实际上,补录再次掉档的风险也很大,学生如果没有足够高的分数,补录上岸的机会不大。学生在各大院校发布补录信息之后,一定要多做权衡,分数相差太大的,不要冒险填报,要有预估风险的判断。
不管怎样,学生对待补录要认真,填报志愿要做合理设置。另外,不要错过学校补录信息的发布,及时填报志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