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起,厦门理工学院每年寒暑假都要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为的是把学生们“赶”回家看看,其中,寒假的作业就是“回家过年”。寒假回家前,学校都会提醒学生回家和妈妈一起大扫除、做顿年夜饭、陪爸爸下盘棋、给爷爷奶奶拍些合影、组织全家一起踏青出游。
今年春节,学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向学生送出了“亲情红包”,每包500元,全部用于报销回家路费,即中奖的学生开学后要凭借回家的车票来领取,每人最高可以报销500元。这已经是理工学院第三次向学生发放回家路费的红包了。学校认为,只有具有浓烈亲情观念的人,才能体恤他人,关怀社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人。(2月3日《厦门日报》)
春节是红包满天飞的节日。长辈要给晚辈 “压岁钱”,大大的实物红包充满了亲情,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随着电子红包的出现,互联网成了红包集散地,满网的红包,你抢一分我抢一毛,抢得不亦乐乎,即便吃年夜饭,年轻人包括学子们也不忘抢红包,尽管爸爸妈妈就在眼前,眼睛盯在手机中红包上,和爸爸妈妈的交流也不多,这样的情景并不是少数,红包成为冲淡亲情的“刽子手”。
大学生作为有知识的年轻学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一路上受到爸爸妈妈的特殊关爱,吃穿不愁,只要学习好爸爸妈妈就满足了。在其成长过程中,他们大部分不知道爸妈的疾苦,甚至个别人认为这是父母完全应该做到的义务,缺乏感恩之心。到了大学之后,由于惯性作用,依然享受着父母的足额供给,但心里却发生了变化,有了自己的交往的圈子,吃喝玩乐占用了大部分学习时间,学习劲头不那么足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得过且过甚至挂科,和父母的交流更少了,一般不主动联系,即便联系了就是“要钱”,大学生和家庭的亲情越来越淡,父母黯然伤心,但也没有什么办法拯救,只能抱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态度任其发展。厦门理工学院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推出“亲情红包”,督促年轻的学子关爱父母,和家人融合,这是对大学生特殊的人生教育,是健全大学生人格的一种有益尝试,体现了大学教育的人文情怀,是值得赞赏的。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学学习,学会做人的道理,做一个有知识、有情怀、懂得报恩的大写的人,那种有知识没有文化少亲情的大学教育,是教育的失败。
作为大学生,也应该自我教育。上了大学,已经年满18岁,是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责任的成年人,对待父母的态度也应该及时地转变,他们对你提供完全的供给是亲情不再是义务,应该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所回报,那种远离父母,甚至不和父母交流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亲情红包”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和教育,提醒自己在亲情处理上还存在瑕疵,一定要将这课补上,并且补好。一个处理不好亲情的大学生,即便学业再优秀,在社会大学上也是不合格的。
亲情红包”是一种特殊教育,教育大学生做一个更有情感的人,是一种有温度的教育。大学生回馈社会,从亲情融洽开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不希望“亲情红包”永远发下去,希望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亲情更融合,让“亲情红包”不再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