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教育,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搞清楚:一是“什么是好的教育”,二是“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当前,整个社会的教育学的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家长的角度讲,现在一部分中产阶级,把孩子送到了国外或者国际学校,但他们发现,即便如此,现实的教育与他们的理想还有距离。其实,大部分的父母不知道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究竟孩子的成长有没有规律。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孩子要进最好的幼儿园,要进最好的小学,进而才能进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才能找最好的工作,才能有好的收入……这样就层层加码,“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断地上补习班,把孩子的时间、空间填满。这样做必将适得其反,因为孩子的时间空间满了,他的发展空间也就满了,孩子的灵性没了。
从学校教育来讲,也是如此,给孩子填得满满的。实际上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应试教育下考试永远只有一个第一名,那其他人都是“失败者”。表面上有一个好的分数,但这是付出极大的代价获得的,这是透支了今后人生的时间、精力和发展的可能性获得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力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呢?就是给他们创造一种氛围,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性,让孩子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
从评价标准来看,在应试背景下,以背诵和知识的体系作为评价最终极的标准,不需要怀疑精神、批评精神,不需要有广阔的视野和背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的教学模式,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基本上都是“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在国外的大学中,所有的学科,需要学生先了解其历史,然后讨论、对话、争辩,通过这样的过程,一个人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就得到了成长,便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实际上,我们国家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蓝图非常好,教育改革的方向非常清晰,但这需要全社会统一思想。我一直建议在中国开展教育大讨论、教育思想的大讨论,让全社会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怎样能把孩子培养成我们所需要的人,怎么样发挥教育在整个国家建设、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讨论清楚了,便为教育改革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