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社会心理的焦虑估计将借势爆发一次。
公众关心招生考试也是应有之义,毕竟高考现在成为社会阶层流动为数不多的途径。今年的所谓“减招”风波,更有可能让高考中的“教育公平”成为焦点话题。教育公平是我们追求的当然目标,但教育公平不应被理解为教育招生结果的平均。
实际上,不可能每个人都能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更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高考进入优质高校。但在目前焦虑的社会情绪中,高校招生结果的平均演 化成了教育公平话题,否则就失去了道德高度。这不仅是将公平原则异化为平均原则,而且无限放大了平均原则,忽视了高校招生的科学选拔的原则。
教育公平强调的是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必须承认,在高招问题上,这三个维度的教育公平都有继续改进的空间。但如果仅仅视结果平均 为教育公平,就是没有抓住教育公平的内核。不是有利于自己的才叫公平,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利于自己的也可能是对他人的不公平。何况招生除了是考 生和家长的事儿,还需要平衡高校的意见。
其实得承认,当下的招生录取制度是既不能让考生和家长满意,也不太让高校满意的妥协平衡的产物:不变,各方都有怨气;变,各方都不愿承担风险。
别给何江贴上神话的标签
最近最热门的教育人物当属何江。不少国内媒体都在用同一种逻辑讲述何江的故事:农村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进了哈佛,还能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发言,而且还是首位哈佛毕业典礼上发言的中国大陆学生。
他们忽视了何江演讲的主题本身,也忽略了哈佛大学校方的本意。首先必须承认,何江很优秀。最后他能在众多申请毕业典礼演讲的学生中获得这个 机会,不是因为他的中国大陆学生的身份,更不是他农村出身的背景,而是他的演讲主题——知识和技术分配不均,如何消弭科技传播中区域间的不平等——获得校 方认可。
但国内舆论说起此事却发生了不自觉的偏差和扭曲,何江的农村出身得以强化,他的演讲主题被“逆袭”标签所掩盖。这些视角可能是源于阶层固化背景下的内心焦虑。这种焦虑固然可以理解,但这往往会忽略问题的本质,甚至会失去冷静。
谁说名校硕博到中学当老师就是浪费
人大附中近期公示了今年招聘教师的名单,全是名校硕博,还有3位海归。有种论调说,名校硕博到中学当老师是浪费,还有网站煞有介事地做一个所谓的调查。
这种论调带着明显的等级观念:这些应聘者,戴着“名校”和“硕博”的光环,就“高”人一等了,就该去找高端工作岗位,而中学教师就不是一个高端工作岗位。
中学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不同于高等教育,也不同于科学研究。大学教授不一定做得好中学教师,大科学家也不一定做得好中学教师。高学历获得者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实际上,很多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有的不一定大学毕业,或者并非出自名校,但他们热爱基础教育教学,琢磨青少年成长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再说了,为什么名校硕博就不能做中学教师了?谁规定说名校硕博不能去做中学教师?
持“浪费说”的人一般遇事都要跟人比个高低,他们不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常在跟其他人的比较中得到虚荣心的满足和快感。
跟人比较也是教育的大忌:每个人都是因为他是他自己而存在,而不是跟他人的比较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