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填写以下信息,免费邮寄招生简章!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未来
发布日期:2012-06-05 19:08:19
“五一”前夕,中国电影界的一件盛事让电影人欣喜不已: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640余家影视机构参与电影洽商活动,达成项目签约21个,总额达52.73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增加88.7%,创中国电影节展交易额新高,其中,过亿元项目占六成以上。
中国电影:曾经的不堪回首
曾经有人以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和意识形态电影来概括描述欧洲电影、美国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的不同特点。的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构成了中国电影的最大特点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社会商业化进程的加剧、电视的普及和民众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中国电影开始真正面临着市场的压力,在遍地开花的卡拉OK声中,在来自港台、日本、墨西哥等国的电视连续剧的合力下,国产电影对观众越来越失去吸引力,电影观众人次以每年数亿人次的惊人速度下降。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好莱坞进口大片在中国大陆的登陆、盗版碟片的泛滥、电视频道的丰富,更使得困境中的中国电影雪上加霜。正是在此时,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终于在更大力度上展开了。但是,电影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加上中国电影体制积重难返,使得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中国电影正迎来最好发展时机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我国文化产业做出的一个重大部署,为影视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条件;特别是规划从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对影视产业的重大领域重点项目都给予了支持,这些都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影视产业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今年2月28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正式发布,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的奋斗目标。“当今的中国是电影发展的最好时期”这是鲁炜在4月24日举行的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著名企业高峰论坛上做出的表述。中国的电影市场正以电影票房年增长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鲁炜透露,中国今后一段时间,对电影院线的投入的增速也将超过30%乃至更多。
“美猴王”大战“功夫熊猫”
中国拥有世界1/4的人口,但中国电影的产量和票房收入,无论是与中国的人口数量相比,还是与美国等国家的电影票房收入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距离。借助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在中国,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产业化进程加快。有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这样的评价:“我们看到一些电影人坚守艺术理想和现实精神,执着于电影艺术的美学探索,推出了一批有较好口碑和艺术品质的影片,如《碧罗雪山》《钢的琴》等”。
基于国内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渴望,一些电影公司开始加速将中国电影推往海外的进程。2010年10月,一家名为“华狮”的电影发行公司在美国成立,由中国的资深制片人和特效总监蒋燕鸣投资,通过与美国的AMC院线合作,致力于面向华人聚居区同步发行华语电影。2011年11月,国内两大民营电影公司华谊兄弟和博纳影业也宣布参股华狮,共同推进华语电影在美国的市场。此外,2011年3月,中博传媒宣布与釜山国际电影节合作,要在韩国建立一条拥有50家影院的院线。6月,华谊兄弟宣布与好莱坞的传奇影业合资成立传奇东方电影公司,致力于生产以中国为题材但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影。
今年2月,在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由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中方企业合组的公司更与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达成合组上海“梦工厂”的协议。一系列以中国为主导的中外合拍大片项目也相继展开,如上影集团与好莱坞知名制片人MikeMedavoy合作的《魔咒钢琴》,张艺谋执导、好莱坞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金陵十三钗》等。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电影正在争取成为世界电影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北京国际电影节打造全产业链平台
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市场重要的增长点。北京国际电影节虽然年轻,却不乏智慧,包括电影洽商、电影嘉年华、电影企业交流等等活动,为国内外电影企业、机构的电影剧本、技术、设备、融资、衍生品、院线影院、影片合拍等搭建了有效平台。不少外国电影公司前来寻找商机,有的寻找合拍片机会,有的寻找中国投资,更多的人想把电影卖到中国。在本次签约的21个项目中,过亿元项目达13个,其中有6个是中外合作项目。参加交易的企业从去年的334个增加到640个,覆盖了电影行业的众多产业类型。交易项目包含电影院线、影视基地建设类项目、资金担保与技术类项目、电影创意类项目等,不仅反映了此次洽商合作的精细化、多样化、宽领域,也凸显了中外电影合作势头的强劲,表明国际交流更倾向于大项目、大手笔。
无论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长春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人越来越懂得利用电影节这个平台去搭建无限商机,这种立体协作、领域纵横的视野和魄力显示了中国电影节立足更高水准、更大影响、更好效益的新起点,着眼于国际一流电影节定位的决心,以期产生“后电影节效应”,并引发“滚雪球效应”,形成价值不可估量的文化品牌。
开放合作内功:中国电影的未来之路
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速,去年全年共生产791部电影,其中故事片达558部,从数字上来说已经超过美国,仅次于印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生产大国。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表示,目前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主要方式是将片商请进来,但是去国外参展的中国影片,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微乎其微。在这种格局之下,“合作”似乎是一种积极的策略。除了引入技术、明星参与国产影片的制作这一层面的合作之外,更令中国电影业期待的,是利用国际电影业巨头的发行渠道、内容实力、营销和开发衍生产品的经验等资源,让中国影片、电影人和电影资本打入国际市场,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正如福克斯娱乐公司总裁詹姆斯·吉亚诺普洛斯在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所说:“中国有很多电影人才,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美电影合作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则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创造力非常忧虑,认为中国电影还是应该多在提高原创力和吸收民族文化营养上多下功夫。票房收入突破百亿、银幕数量节节攀升、影院建设风生水起,电影企业成功上市,资本追捧意愿强烈……目前,中国电影用数字“大跃进”向我们昭示,中国电影产业正在由产业化初级阶段进入产业规模急剧扩张、产品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并已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然而,高速粗放增长的繁荣景象不能遮掩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虚火症候,在肯定电影产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需要我们警惕和反思电影文化的价值危机和产业链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