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调侃成绩好的同学,大概就是「以后一定要考清华北大。」
好像,中国里只有两种学校,一种叫清华北大,一种叫其他大学。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开始知道了211、985,知道了赫赫有名的复旦、浙大、中大、华工等等的名校。
我们暂且按照长辈口中那些随便能叫出,甚至一提起就能称之为骄傲的学校称为一流大学,而那些有一定实力,但可能名声尚未闻名全国的学府称为所谓的“二流大学”。
于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氛围下,我们从学生时代开始,似乎就被成绩分了三六九等,成绩名列前茅的,总在荣誉榜上留下芳名,而成绩倒数的就只能默默看着成绩单,想到高考以后的日子,都觉得迷茫。
有一句很心酸的话:我花了几年的努力,终于来到了你落榜才去的大学。
可是,在你眼中所不屑的地方,说不准就是别人努力的目标。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也不同,我觉得,只要他身处的环境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换取来的,都值得尊重。
高考像开了一场玩笑,阴差阳错地去了一所我从来未想过的学校,以及,一个别人听起来也觉得在那所学校里不可思议的专业。就好像你告诉别人,你是在一个理工特色学校读文科专业,在体育院校读文秘专业差不多的感觉。
当时,我们还是在一个老校区里,完全不像我们从小到大幻想的大学。校区很小很小,与世隔绝。或者说,连我读的初中都比当时的校区大。
当我跟身边人谈起,我在那里读着一个看起来模棱两可的专业的时候,多数人都一种诧异的眼光。我知道,那有点奇怪。
可是,几年后,我很感谢当初让我来到过那一个地方。
校区很小,但人与人的关系很密,大概就是一个专业里几个年级的人都能玩在一块。校区没什么领导管,说句不好听就是自生自灭,但是学生组织都因此而出奇的有实力,他们会奇思妙想,会用尽一切办法去为大家创造惊喜,为大家谋福利。
虽然,我们都很向往那种很开豁的大学氛围,但眼前的这种温馨和创造力,也是很多学校所不具备的。
而在我大四的时候,我们终于搬到去了新校区,很大很漂亮,但是紧闭的宿舍门,开始没有了当时的感觉。
曾经,我们还信奉着,学校出身不要紧,人的能力才重要。
可是,在大四校招季,我被狠狠地打了脸,很多企业的门槛都是211、985,标明了要哪些学校,甚至连人才库里都没有我们学校的名字,这意味着,投简历网申都会被自动过滤。
经过重重波折,我也进入到一所非常知名的企业实习。我当时很不解,明明我们学校的人也有实力去担任这个职位,为什么社会不愿意给我们平等的机会?
当时,有一位中大的小伙伴给了我这么一个答案:
「其实我们是知道不少学校都有很出色的人才,只是说211 985里面人才的密集度会相对比其他学校高,企业从211 985里挑选人才的效率会更高而已。」
而另外一位HR,也给了我一个答案:
「能够来到这里的毕业生,忽略去学校背景,其实能力水平都差不多。只是我们的精力也有限,我们希望给到大家公平的机会,但又不可否认名校里找到人才的概率会更大。」
其实,从身边人的见识、思维,确实看得出一流学府毕业的同学,身上是有不少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所以,我们就永远无法超越他们了吗?也不是。
毕业一年,摸打滚爬,接触不少人。
有的,是大专毕业,但眼界和能力,确实让我敬佩得五体投地。
也有一些国内一流学府毕业的,但在处事上,流露出一种和能力不相符的傲气,除了学校背书以外,看不出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那一刻,我似乎懂得了一个道理:大学,也只不过是像小升初,初升高。
身边有一位某知名电商企业出身的前辈,她的经验、资历、实力,足以震慑无数人,离职后,不少大企业抛出橄榄枝。然而,她当初连大专都考不上,18岁就出来工作,后来是成人高考才拿了个学历。
回头一望,感觉这个道理和小时候听到的那一种逆袭故事差不多。都是学渣混得很好的那些励志故事,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学渣吗?
有些人,在学生时代就被激发出潜能,从应试教育开始,就表现出自己的天赋和勤奋。
有些人,需要等到某个机遇,去激发出学生时代所没有完全爆发的光彩。
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事情,一山还有一山高。我们在觉得自己学府高高在上的时候,其实还有更强的人。我们在看不起自己的处境的时候,其实也忽略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很多人梦寐以求。
学校层次不能说明什么,有时候,那所学校的好,只有在那里的学生才知道。学校是否你们口中的“二流”,或许也只是环境和教学软件硬件以及资源上的区别。
人的大学出处不同,不影响一个人到最后的身价。
学校好与坏,也只有客观上的说法,不容得外人肆意评判。
也许,我们是你们口中二流大学二流专业的学生,但我依然觉得我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我的导师学术水平过硬,我们的前景值得期待。
所有的学府都有成长周期,我们欣赏那些从学生时代就笑傲江湖的同学,也欣赏那些身怀奇才但出身平平的小伙伴。
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不是成绩,不是专业,不是学校,不是出身。
而是一个人的见识,品德,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