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19岁的宋新月就要前往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开始全新的大学生活。实际上,在此之前的一个月时间里,她每天都要在这所大学校门前走几个来回,只不过她那时候的身份是合肥市蜀山区城管局的一名“编外”城管。
7月23日~8月23日,宋新月和另外11名准大学生一起,选择了一个很不一样的暑期生活。每天,他们和城管队员一起巡查街道,铲除“牛皮癣”,劝导流动商贩,查处违章停车等。巡查安徽农业大学门前的路段,正好是宋新月所在的城管大队的工作内容之一。
“皮肤晒黑了,不过身体变结实了,头脑变充实了,眼界更开阔了。”8月21日,宋新月和记者聊起她当城管一个月来的感受时说。
一个月的城管体验生活结束后,12名准大学生每人都获得了蜀山区城管局发给他们的1500元工作补助。不过,这些“90后”的实际收获远不止“真金白银”那样简单。
“ 你竟然当城管? ! ”
报名参加蜀山区城管局的准大学生带薪体验城管志愿者活动之前,宋新月颇有一番顾虑。
其实,有顾虑的不只是宋新月一人,其他10多名同伴也都是或多或少地带着怀疑的态度加入城管志愿者的行列。
朱瑞瑶在决定参加城管体验活动后就不断接到同学们打来的电话。“很多同学在电话里直接损我:你竟然当城管?!”朱瑞瑶对此有点难为情。
合肥市蜀山区城管局今年是第二次举办类似活动,活动带有勤工俭学的性质,因此他们要求报名参加人员必须是“今年考上大学且家庭困难的学生”。在一家都市报上发布了招录通知后,蜀山区城管局共收到了30多条报名信息。通过筛选,城管局最终接纳了13名前来勤工俭学的准大学生,除了一名学生因选择复读中途退出外,其他12名学生一直坚持下来。
“最大的顾虑是城管的声誉不好。”尽管对很多社会职业仍然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但宋新月已经不止一次听说过城管的负面新闻。
宋新月的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家里还有一个在上学的妹妹需要花钱。一个月的城管体验带来的收入虽然不多,但仍然吸引着宋新月鼓足勇气前去尝试一下。
仅仅过了一天时间,宋新月对城管工作的印象就发生了变化。在劝导商贩时,城管队员会不厌其烦地宣传相关的城市市容管理法规制度,但并不是所有的商贩都会领情……
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
有很多次,宋新月看到城管队员对“屡劝不走”的商贩用“看上去不像是柔性执法”的严厉语气说话。还有好几次,城管队员与商贩“语言交锋激烈”,甚至“拉拉扯扯的肢体冲突”难以避免。
看着那些商贩挺可怜的,宋新月心想:我们就不能对他们温柔一些吗?城管队员告诉她,不少流动商贩都是“老面孔”了,如果不严厉一些的话,根本起不到效果。
宋新月不相信。一次,她终于鼓足勇气,自己尝试着去劝说一名违规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在商贩面前,宋新月尽量用十分通俗的语言来告诉这名商贩违反了城市市容管理办法的某一条规定,并劝说其尽快离开。
小贩看了一下宋新月,非常轻松地配合道:“你放心,我马上就离开。”
宋新月还在为自己“文明执法”的成功感到庆幸,没想到转了一圈后才发现,原来这名商贩假装着收摊的样子很快又回到了原处。
这样的例子多了,对宋新月所理解的城管“文明执法”的观念打击很大。而对宋新月最大的一次“打击”,甚至影响到了她对这个自己涉足还不够深的社会的看法。
当时,城管队员在查处了一个骑着电动三轮车违规卖早餐的商贩后,由于急着去查处另一处违章行为,便让宋新月去督促卖早餐的商贩尽快离开。这名商贩收起摊子装着要走,可就是不愿意离开。商贩一开始说自己的车钥匙没有带,宋新月无奈之下只好帮着商贩推着三轮车离开。
推着推着,三轮车一下子卡到路边的绿化带里,怎么也推不动了。这个时候,商贩自己也急了,当着宋新月的面就从口袋里拿出钥匙把三轮车开走了。
“这个举动对我‘幼小’心灵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宋新月后来多次向别人提起这个经历,“我开始理解城管队员为什么会那么说、会那样做,我开始对被别人误解的城管队员感到同情。”
“ 城管日记”
在城管体验活动快要结束之际,蜀山区城管局将12名准大学生志愿者集中到一起召开了一场座谈会。会上,蜀山区城管局局长杨策标请准大学生们各自谈谈对城管工作的体会和感受。
发言中,学生们在描述城管时大多会加上一个定语“我们”,尽管体验城管工作的时间不长,但这些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俨然将自己当成了一名真正的城管队员,他们的话语中不乏对那些放大城管负面形象的社会舆论的声讨。
“我不否认城管中的确有败类、流氓,但我想,大多数的城管都还是在认真负责的工作,对得起他们的衣服,对得起纳税的人。”即将进入合肥工业大学学习的胡邦泽在发言中直言不讳,这段话还被他写入了自己的博客。
有一名学生在发言中对城管队员无法有效地劝导那些“屡教不改的商贩”感到非常头疼。“我有个建议,城管要争取有直接抓人的权力。”此话引来全场人的哄堂大笑。
大多数时候,这些参加城管体验的学生很难界定一个十分清晰且令自己满意的城管角色。
王海燕今年考取了安徽江淮学院。细心的她在体验活动中写下了“城管日记”。
她在7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在一小区大门口又看见26号那天那个被收掉秤的瓜农,又一次被严重警告。”接下来是王海燕用括号圈出的警告内容:“下次再看见你,就把你的西瓜全部砸掉”。在警告内容之后,王海燕标注了自己的心情:“哈哈!舒服,这个人太过分,脸皮真厚,都看见他无数次,警告无数次了。”
同样面对瓜农,王海燕在7月30日的日记中写出了另一番心情。日记中,王海燕描述了一个瓜贩子的秤被城管队员没收后,跑到城管的车上大哭大闹的事。“经过一番讲解,把他拉下车,叫他开着瓜车到办公室来。到了之后,经商量决定罚他100元钱,那个瓜农就哭了。”王海燕记下这段文字后,又用括号标注了一下心情(瓜农有点委屈)。写完这件事后,王海燕又写了一下自己的心得:唉!其实瓜农挺伤心的,但他是真的不懂法还是钻法律的空子呢?我也不清楚。
一边是对小商小贩的同情,一边是对“暴力执法”的渴望。这是12名准大学生体验城管时无比纠结的感受。
未来 ,谁来当城管 ?
前来体验的学生们一些有意无意的举动也给真正的城管队员们带来了思考。蜀山区城管局长江西路城市管理整治办公室主任吴松是带着学生们执法的城管队员之一,他对这些参加体验的准大学生感触颇深:“同学们年轻,很有朝气,他们的执法很不一样,有很多柔性的一面,值得我们借鉴。”
蜀山区城管局局长杨策标则对这种体验活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看,以往那种“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城管工作在现实中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
“这些即将上大学的学生,他们即将成为新生代的知识分子。这种体验对他们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都会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并且,我也希望通过这种体验,让他们提前介入社会事务,提前体会城管工作,进而冷静地思考如何面对社会管理。”杨策标说。
城管部门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认同。合肥市市委党校法律教研室主任周良金教授认为,蜀山区城管局的这项活动会取得“双赢”的结果—这批“90后”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城管工作,将来会依据他们对城管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为社会正确解读城管形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合肥市城管局一位有着多年城管工作经验且一直从事城市管理研究的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国城市管理实践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许多大学也设立了社会管理、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等学科,但是城管从业人员依然走的是政府调用、部队转用、社会聘用的老路,真正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的很少。由于工作任务重、责任强,大多数城管人员的从业压力很大,城管事业后续乏人。“未来新增的城管队员应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如果能招到对社会事务有所思考的高素质大学生,应该会为城管队伍增加新鲜血液。”这位工作人员说。
在这次城管体验行将结束的座谈会上,尽管所有学生都非常一致地对城管工作充满着溢美之词,不过只有宋新月一人公开表达了希望毕业后能成为城管队伍一员的愿望。“我学的是园艺专业,离城市管理工作很近,并且我真的认为城管工作很崇高。”
对此,蜀山区城管局局长杨策标显得很高兴:“我非常欢迎有着像你一样有经验、有见解的大学生加入城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