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民办大学路在何方?
文/虹野
日前看到新东方俞敏洪黯然离开耿丹学院的消息,唏嘘不已,满怀教育情怀,却不得不面对当前民办教育的现实。
当前民办大学大都面临着生源质量差,缺少持续性资金,缺少优质师资,更为重要的是民办大学面临着定位缺失的情况。
其中,生源质量差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学校学生无法为学校带来声誉,更无法创造价值反馈学校,在无资金无优质的时候更是难以吸引优质师资。但是想通过招生政策改变生源现状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办学质量才能吸引优质生源不计较学历含金量而不顾一切的加入学校。
这就牵涉到办学定位了。正如俞敏洪所言,现在的民办大学办学方向不清,既想做研究型大学,又想往技术、实用型方向发展,“有点乱了手脚”。“贪大求全,依赖学费”,或许是当前民办大学的共病,以至于很多民办大学成为了公立大学的独立学院。甚至渴求获取和公立大学一样的政策和待遇,如此一来,拿了政府资助的大学还算是民办大学吗?
世界上顶尖的大学大都是民办大学,为何我们的民办大学却只能仰人鼻息,苟且生存呢?无他,缺乏行业顶尖人才。
当今中国大学,课程设置和社会脱节颇为严重,学校所授课程大都属于陈旧知识,如若非一纸文凭是很多行业的敲门砖,或许不少学生早就弃之若履了。当前不时抬头的“读书无用论”,事实上是对中国公办大学的不满。民办大学如若贪大求全,仿照公办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向,显然是走不通的,除了学校投资方从学费中得到一些收益之外则再无利益可得。这里,鄙人和俞洪敏对于非营利大学的观点有些许不同。大学的价值并非是资本,而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人,大学的投资人也好,具有教育情怀也罢,无利不起早,只是当前的民办大学无法从学生那里获取额外价值,就只好从学费里面获取直接价值了。
而民办大学要想生存甚至超越公办大学,需要解决当前公办大学解决的不好的问题,即专业与社会接轨的问题。民办大学的优势在于灵活的自主办学权力,船小好调头,民办大学很容易培养出来行业精英。这里可以借鉴马云等创办的湖畔大学,招收这些有潜质的企业家,即便不收学费又如何?学校即便不盈利,作为投资方的马云等人也可以获取更多的人力资源。
民办大学想超越公立大学,需要在小范围内培养精英,精英们所带来的人力资源和他们创造的价值就是民办大学的最大的价值所在。故建议俞敏洪,可以利用新东方的口碑创建一所汇集精英的“语言大学”,集外贸、翻译、留学、涉外事务等精英于一校,一代人下来,何愁师资、资金和生源呢?
再如其他计算机行业精英亦可办“计算机大学”,集软硬件开发精英共进退,何愁学校不兴旺发达,投资者何尝不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呢?
故而民办大学不用纠结于是否是营利,更不应该渴求政府支持,而应该关注培养的学生能否创造足够的社会价值。所以说民办大学更应该是不缺钱的各个行业精英领袖来组织办专业性的、研究性的、实用性的学院,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实用性,能够培养出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的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