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校不是用来办企业的
实事求是地说,高校的浮躁病,与生意在高校成为日常的操持大有关系
日前,教育部印发今年工作要点,其中一条是研究制订高等学校与所属企业剥离工作方案。相关内容虽只有一句话,但重要性不可以小看。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逐步实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下属公司剥离,原则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不再新办企业”。教育部制订校属企业剥离工作方案,是对上述意见的落实。
高校办企业,可谓历史悠久。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有校办工厂,作用大概是“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尚在教育体系之内。改革开放初期,高校纷纷办起所谓“三产”,赚点零打碎敲的钱;推行市场经济之后,高校办企业开始突飞猛进,校、院、系、教师不少在教坛和商场奔波。当时这样做,也还有一定合理性,但实事求是地说,高校的浮躁病,与生意在高校成为日常的操持大有关系。
不止是高校。有一段时间,到处都办“三产”,然后,到处都办公司,到处都推有偿服务。曾经,在机关盖个章,都要收费的。现在看来,这种大办“三产”、大办公司,跟上世纪50年代“大办钢铁,村村冒烟”也差不了多少,应该算是“走了一段弯路”吧。
学校、机关、企业,各有本职,各有本业。学校就是教书育人,高校还要知识创新,机关就是公共服务,企业就是盈利挣钱,当然还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此等等。而学校办企业,到底是要先考虑教学科研,还是先想着打理生意呢?机关办企业,到底是先想着服务公众,还是先想着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呢?
曾经,军队也可以经商办公司,在1998年被停止了。十八大后,军队又在坚决推进全面停止有偿服务。《解放军报》曾指出,去有偿化是军队回归本职的重要举措。军队回归本职,就是要作好军事斗争准备,召之能战,战之必胜。
如今高校与所属企业剥离,原则上不再新办企业,表明高校也要回归本职,一门心思去搞好教学科研。至于高校教师,要经商就别教书了,要教书就别经商了。你可以作出选择,也可以来回流动,但硬要一面经商一面教书,两面好处都要,则两样都不能一门心思做好。企业若是你自己的,想怎样做是你自己的事;但教学科研若做不到一心一意,这就不是你自己的事了。
有不少事情被搞得远离初衷,忘了初心,都有一个回到本来样子上来的问题。例如权力不能用来谋私,当官不能发财,开会不能旅游,房子要用来住而不是炒,医院是治病赚钱而不是为了赚钱才治病,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