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根据广东省社科院、省情调查中心发布的《2017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从绝对数量看,广东省高校数、专任教师数均在全国领先,但从生师比、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科研投入等反映办学质量的数据看,广东高等教育水平仍待提升。有分析指出,广东高校总数排名全国第二,但是多而不强,质量有待提升。
这与公众的观察和感觉应该是一致的。统计显示,广东高考状元报考去向与全国各地一样,首选是清华、北大,这是考生和家长拿脚投的票。近年来,各地高考状元多了一个去向,就是香港。而广东省内各地的状元基本上把广州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当做本地的北大、清华,作为不去北京的第二选择。这说明,广东高校水平在全国属于第二层次。
其实,问题不在广东高校在全国排名多少,关键是全国还没有高校敢与北大、清华争综合排名的一二,也没有地方敢与北京争高校质量的第一。这是历史渊源和体制决定了的。换句话说,以高校发展历史来看,全国其他地方要在高校发展水平上赶上北京,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改变目前的资源分配体制,这不只是办学体制。
因此,广东高校要比较的可能是浙江、江苏、山东、湖北、四川等这些地方。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广东省高校数、学生数、教师数等绝对数量均在全国领先。高等学校总数为143所,仅次于江苏省的162所,与山东省并列第二。广东省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达98897名,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江苏省的107154名和山东省的104724名。
如果把同样的指标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数据列出来更能说明问题。虽然没有数据支撑,但熟悉高校情况的人都知道,广东高校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某种程度上,是广东的经济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尤其是湖南、湖北、川渝等地师资“孔雀东南飞”。
据报告分析,从质量数据看,广东距离“教育强省”仍有一段距离。如广东省的“211”和“985”高校数量不足,仅有4所;高校教师数量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较低,在全国排第21位;在生师比上不如北京、上海和江苏;每十万人口平均在校生的规模低于北京、上海和江苏。
其实,我一直认为,把一个省的高校、研究机构与北京、上海比是十分不科学的,这两个直辖市本质上就是一个城市,而不是“省”。不过,即使从该报告看,广东也只是与江苏、山东相比,在一些数据上略有差距。
最后,说到要提高广东高校发展质量,办法无非是加大投入、合作办学、引进人才等措施。而深圳和珠海的一些做法值得参考,即本地高校一般,但吸引的国内外高材生很多;本地办学力量不够,就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前有珠海,后有深圳,一大批海内外名校正在建设中。
(作者系广东省综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