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柴葳)《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15》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报告显示,民办高校学生有一定创业信心,但面对创业市场,知识储备明显不足。
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民办高校学生中“有信心”和“很有信心”创业的比例分别达到32.7%和5.7%,但创业知识储备明显不足,认为知识“够用”和“非常够用”的学生仅占9.7%,38.1%的学生认为创业知识“欠缺”,10.3%的学生认为“很欠缺”,两者相加接近受访学生的半数。
报告由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海涛、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共同编制,聚焦民办高校师生发展,分析民办高校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学生在‘双创’中的主力军作用,报告聚焦民办高校师生发展热点和难点问题,旨在摸清实情、提出实策。”钟秉林说。
报告发现,民办高校学生群体的创业认知情况各不相同。其中,男生创业自信度和知识储备量都高于女生;农村和城镇学生创业自信度高于地级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学生,但创业知识储备量低于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学生;家庭经济水平很富裕和富裕学生创业自信度和创业知识储备量都较高;专科生创业自信度和创业知识储备量都高于本科生。
周海涛认为,民办高校学生的创业认知情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整体创业水平。从绝对数量上看,2015年我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有6109013人,占普通本专科学生总数的23.27%,占比已接近四分之一。对民办高校学生创业认知情况的持续监测,有利于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双创”动态,有利于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大数据支持。
报告认为,大学生创业知识储备不足与学生创新素养水平不高有关。创新素养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包含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和想象力4个测量指标。数据显示,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创新素养均值为3.49,在指标指数(1—5)中均值较低,学生创新素养能力有待提高。值得关注的是,学生想象力均值为3.32,在指标体系中均值最低,还有提升空间。报告建议,民办高校应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时、学制、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及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探索和创新,形成特色优势,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中国教育报》2017年02月06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