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这份《2014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在北京、南京、重庆、郑州、长沙、厦门六地同时发布。启德教育已连续六年发布该报告,其主要调查群体为有明确留学目的的“准学生”群体,年龄层次覆盖15岁至36岁,今年共计发放了23618份调查问卷,覆盖全国23个主要城市,其中有效问卷为21352份。
与往年一样,这份报告从留学动机、留学意向、留学准备三个层面出发,结合不同留学意向国家的特点和政策变化,对这个留学“预备役”群体进行了全面且形象化分析。
2013年堪称“最难就业年”,《2014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显示,69.3%的意向留学者认为国内就业形势对其出国留学产生了影响,选择“洋文凭好就业”、“方便日后移民”都较去年有较大提升,说明当今“准留学生”目的性更强。同时,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将在留学期间工作,为就业或创业铺路。
因此,有留学专家提醒,留学要以未来的职业发展为导向,而且西方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一些带有实习和工作机会的院校,即满足了学生留学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可谓“双赢”。可见,“就业难”影响留学浪潮,不是中国学生对现实的逃避,实际上体现了他们对于提升自身素质的追求,“苦练内功”才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源动力。
为名校放弃好专业太可惜
叶笑凡透露,在这次调查中,他发现中国留学生的名校情结依然很严重。
“某同学的成绩可以去芝加哥大学读公共政策专业,还可以去读她本人更喜欢的排名30多位的某校金融专业,她最后选择了前者。”叶笑凡举了一个例子,并表示这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选择,这就是名校情结。
调查显示,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学生会将“院校排名”作为最重要选校考虑因素,留学教育专家表示,“院校排名”总体能够反映出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一定权威性,但同时,“院校排名”会让学生和家长只盯着排名靠前的院校,忽视了各个院校的特点,不能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最合适的院校,很容易在院校选择上产生误判。
在专业选择方面,商科依旧是学生最希望入读的专业,艺术类专业意向比例较去年有大幅下降,达到11.8%,而理工科的专业意向比例相对稳定。
高性价比的欧洲国家开始吃香
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依旧是留学首选国家,占比达到26.8%,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留学热度次之。而一些高性价比的欧洲留学国家有所增长,其中德国的增幅最为明显,较2013年初的3.9% ,增长了3.6%,达到7.5%。叶笑凡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公立大学几乎为“0”学费,同时依靠打工基本可以满足生活费需求。
叶笑凡表示:“我同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个案,留学一年才花了10万还带回10万元和两个学位,期间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但他也指出,留学生不能只看到这些国家的高性价比,同时还应看到,高性价比并不意味着对录取标准降低,比如留学德国就需要通过比较严格的审查制度,法国、意大利等对这些非英语国家对语言要求学生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因此,选择这些欧洲国家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一年的留学情报又成为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一份最新的《2014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指出,气候环境成为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国时的重点因素,这个指标的选择比去年增长了10%。而海外一些大学的环境专业也成为学生的热门选择。
调查报告还显示了一组数据,2014年出国留学人数不会出现较大增幅,留学人数并不比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