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近几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统计如下:
1、全国劳动力市场情况
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2400万人,可安排约1000万,缺口1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人。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00万人。
2、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分布情况呈现以下特征,就业市场的情况是;1.这几年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基本持平,到东部地区就业比例有所下降;2.到基层就业比例有所增加;3.到煤炭、铁路、桥梁、制造业就业有所上升;4.到机关就业有所下降。5.灵活就业人数有所增加尤其是自主创业人数大幅增加。
3、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占2/3,第二产业需求占近1/3。
4、从用人单位性质看:企业用人占95.5%。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多数,所占比重分别为37%、23%和l5%,三者合计达75%。其余为国有、集体、联营企业分别占5%,其他类型企业占11%。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占1%,其他单位占3.5%。
5、招聘数量前十位的专业:
市场营销、计算机、机械、管理工程、建筑、企业管理、文秘、通信工程、金融、财会,以上10个专业占招聘总数的66%。
6、求职者数量前十位的专业:
计算机、市场营销、机械、管理工程、建筑、文秘、通信工程、财会、企业管理、金融,以上l0个专业占求职总数的70%。
7、用人单位需求、求职数和职位需求比如下:
1.需求:研究生9%,本科47%,大专及以下43%。
2.求职:研究生6%,本科44%,大专及以下50%。
3.职位需求比:研究生1.5:1;本科2:1大专及以下2.6:1。
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将显著下降,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将急剧增加,一、二、三产业结构将趋于合理。
预计到2010年,第一产业将会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将会调整为40:24:36。到2020年,就业规模将达到8.88亿人,就业结构将会得到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0:25:45。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进一步缩减,非国有企业将会得到较快发展,并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题体。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1、大学生价值取向受利益导向支配。
调查中出现了大学生在择业时注重和突出薪金和待遇等个人因素,将社会需要和专业对口作为在满足优越的工作条件前提下的附属品,这一情况反映出大学生素质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当代大学生对利益的追求比以往大学生更加明确,更加迫切,他们确定的人生目标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个人利益为标志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又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受到社会需要和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利益导向支配下,他们进行着积极的自我设计和艰苦的自我奋斗,尽可能地克服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条件。这种价值取向受到利益导向支配的现象具有双重性,其积极的一面是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和聪明才智;其消极的一面是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中产生了一些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使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文明程度下降。
2、高校职业规划才刚刚蹒跚起步
从这次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到影响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意识模糊不明确,职业素养欠缺,自我定位不够准确。
3、部分名校学生自恃才高,好高骛远,对企业的忠诚度很低,工作一段时问之后很容易跳槽,这使得一些大公司干脆放弃培养新人的计划,而通过“挖人”的方式引进人才,这样招聘之门就很少向应届生敞开。企业对一些“二流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或者动手能力强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却赞赏有加,认为他们因起点低,更容易满足,知道感恩,不会轻易跳槽。如果前者向他们看齐,那么不少企业就会改变对应届生的偏见,广泛吸纳应届人才。
4、现在的应届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好逸恶劳”、“眼高手低”,也是部分大学生择业难的原因。
5、高校办学规模年年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高校和劳动力市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毕业生中出现了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这个群体被形象地称为“毕业漂族”。这个群体包括复习准备继续深造者、边看边干者以及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这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三、抓住机遇,做好就业工作
近年来,我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学院领导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广泛开展就业指导,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在再择业”的思想,让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准确定位。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鼓励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三是积极开拓市场,以市场导向为主,合理的运用政策调控,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四、是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
面对全球的金融危机,就业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我认为还可以做如下几项工作:
1、 鼓励学生到西部就业;
鼓励和引导学生到西部就业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迫切需要,是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实践,我们要有专人研究政策,联系单位,坚持政策激励与舆论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尊重毕业生个人意愿与组织选派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向基层就业与阶段性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待遇留人与事业留人相结合的原则、把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为我们的学生搭建起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
2、选派高校毕业生支农、支教、支医、扶贫、选调大学生进村进社区;
选派部分大学生去支农、支教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我们耍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有大学的造就,有年轻做资本,何不博风击浪,振翅远飞。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基层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公、检、法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奉献。
3、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就业机会:
国家确立东部优先发展,需要高级管理人才和大量的三产人员,西部大开发,需要农业、畜牧业和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人才。中部崛起需要大量的制造业、皮革业、服装业的人才。东北振兴计划需要机电、化工、钢铁方面的人才。
4、抓住国家社会转型带来的机会:
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化成工业社会和现代农业社会,需要大量的水、电及农产品的深加工人才。我们要抓住机遇,提前培养一批社会转型急需的专业人才,创建社会需要的专业。
四、就业的趋势及展望
科学技术规律的发现已基本完成。现在大量需要把科学规律转化为科学技术,转化成科学工程技术的人才,知识经济在发展,直接参与劳动的人数将减少,知识经济向智能经济发展,社会需要大规模工程技术人才和社会服务人才。社会的人才结构从金字塔式的结构向橄榄球式结构转化,橄榄球式结构是最稳定的社会结构,将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高等教育从素质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化。
在我国文化产业只占GTP5%,美国占GTP38%。2010年文化保护到期,外国文化产业将大量进入我国,如果我们的文化产业从GTP5%升高到GTP15%,所有文科毕业生都不够用,将大量需要表演艺术专业、动画制作专业、传媒网络专业、旅游专业的人才。技术性人才将大有作为,高职院校的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