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的学校,最专业的机构!
特色专业: 动漫设计 学前教育 计算机 会计金融 影视音乐 建筑工程 广播电视编导 外语 美术设计 国际贸易 工商管理 广告学 法律 旅游与酒店管理 汽车工程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08:00-24:00

4007-567-088
2024优秀高校联合招生,学生/家长可以直接电话咨询,热线电话:4007-567-088
首页 > 就业前景

培养面向未来的职业技能人才

发布时间:2022-03-24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面对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及就业者职业技能更新的需要,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职业技能教育。中国在发展自身职教体系的过程中,也不断在国际上开展学术研究、标准研制、合作办学、人员往来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其中,英国就已成为中国在该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在2021年10月举行的2021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为表彰其与中国教育机构间的杰出合作,英国还被授予了“卓越合作伙伴”称号。

英国国际贸易部中国区教育技能、创意产业、零售及体育综合部门主任刘静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英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的发展以及中英两国在职教领域的合作情况作了介绍。她表示,中英两国都了解成功的教育体系对创造一个繁荣稳定未来的重要性。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国家之一,该体系也因其成熟的资格框架体系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中国近年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英国不谋而合。职教已成为两国交流合作、互学互鉴的重要领域。

1.“优势互补的天然合作伙伴”

提到中英在职业和技能教育领域的合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2020年至2021年由国家人社部、英国国际贸易部指导,英国汽车工业协会(IMI)、山东工程技师学院负责执行的中英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培训试点项目。该项目旨在借鉴英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课程标准和适用于国际的专业资质体系,完善适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培训方案。

项目过程中,参培师生系统学习了IMI新能源汽车人才培训项目下的安全作业规范、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高压组件更换、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内容。经培训,参培师生几乎全部通过了IMI不同等级的认证。在谈到中英为什么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技能教育合作的优先领域时,刘静介绍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本次项目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

交通是全球近四分之一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各国实现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英国很早就提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步淘汰纯燃油车的政策。2020年11月,英国政府出台的“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就要求在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2030年前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新车。2021年10月公布的详细“净零排放”战略再次强调了上述时间点,并指出将提供6.2亿英镑的“零排放汽车补助”用于电动汽车和街头充电站建设。

“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意味着需要更多更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而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刘静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但全球范围内新兴的电动汽车服务、维修、维护等行业仍存在着巨大的技能缺口,行业对相关技能人才的需要也相应地创造了对人才培训的广泛需求。

“英国在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培训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通过试点项目的合作方式,能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刘静说,除了强调细节的标准和规范化,注重理论、实操和虚拟场景相结合,英方还比较关注因材施教,机构会提前对学员的水平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班教学,不至于让有些人觉得太容易或太吃力。宝马、奇瑞、捷豹、路虎等汽车企业作为项目参与方也都在考虑如何设立满足中英两国需要的专业标准,把本土化落到实处。

近年来,中英两国的职教合作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2018年年初,英国国际贸易部与中国教育部就开展了中英学前教师培训试点项目。2019年,英国国际贸易部与中国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合作,支持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等机构开展合作。英国国际贸易部还曾组织英国特许专业机构贸易代表团访华。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英中合作项目的总体资金投入和线下交流带来了挑战,但是双方还是因为项目本身的深远意义而坚持了下来,再一次凸显了双方态度的严肃和认真。”刘静指出,疫情下两国克服困难,保持继续合作。比如在2020年11月的中英大师交流课暨线上技能友谊赛(电子技术项目)上,两国参赛者就远程进行了切磋交流。今年2月22日,由英国国际贸易部主办的2022年中英职业教育合作论坛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刘静表示,英国国际贸易部积极搭建中英政府间的对话机制和合作框架,促成职教合作项目的一大意义在于能够为中国新兴行业专业服务体系建设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添砖加瓦。她介绍,中英双方还有更多项目正在磋商当中,涵盖重点领域包括“一老一少”托育养老、工程设计、清洁能源、项目管理、现代服务业等等。无论哪一个项目,英国国际贸易部都将秉持“中国需要且英国可真正助力”的原则推进。她强调:“从两国优势互补的角度考虑,中国和英国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双方强强联手,将不断共同探索职业和技能人才培训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2.从“学徒制”到“T-level”课程

英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优势在于历史上长时间的相关制度优化和改革。英国最早的职教模式,即传统的手工业学徒制,在英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由手工业行会组织并监管,并在14世纪得到快速发展。

16世纪中叶开始,国家开始通过立法对学徒制的实施进行干预。1563年,伊丽莎白一世议会提出《工匠法令》,规范了工人及雇主行为。那时的学徒从10至12岁就开始学习技能,学制为7年,完成规定时长的学徒计划才能从事相关贸易或手工业。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传统的学徒制出现衰落。1814年,《工匠法令》也被废除。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英国学徒制开始升温,并从传统行业延伸至当时的新兴行业,如工程、造船等。当时每年约有34万名学徒进入到各个行业。

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成为英国学徒制的鼎盛期,15至17岁之间的英国男性大约有35%走上了学徒制的道路。1964年,英国成立了行业培训理事会(ITBs),希望借此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学徒制,避免高等技术以及工程等专业的人才短缺。

20世纪九十年代,“现代学徒制”首次由时任内政大臣克拉克提出并全面运行。1996年,英国政府白皮书《打造欧洲企业中心》显示,现代学徒制框架已覆盖54个行业。

到了21世纪初,英国将“现代”二字从学徒制体制中剔除。2004年取消了学徒制25岁的年龄上限,2010年推出高等学徒制,2015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又进一步推出了“学位学徒制”,职业教育延伸到了高等教育范畴,打破了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边界,建立了二者的“对等平衡”。

自此,英国的学徒制分为中级、高级、高等和学位学徒四个等级,对等2至7级六个层级。2级属于中级(相当于初中毕业),3级属于高级(相当于高中毕业),4至7级属于高等学徒制(相当于基础学位及以上),而高等学徒制中的6级和7级(相当于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则属于学位学徒制。

当前,学位学徒制学员的招聘可由大学和雇主联合进行。学徒是有雇佣合同的企业雇员,一边读大学,一边在企业工作并获得企业支付的薪水。根据专业不同,完成学位学徒制教育通常需要三到六年。学徒一周中最少有30小时(约80%的时间)在企业工作,毕业后既能拿到本科或硕士学位,又能收获企业所需技能和得到工作岗位的机会。此外,与学术学位的学习不同,25岁以下的学生可免费参加学徒制学习,不需要支付高额的学费。

为了进一步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职业技能教育,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英国政府在英格兰又推出了新的“T-level”课程,极大改变了原有的职教体系,受到广泛关注。

在英国,义务教育持续到学生16岁为止。在英格兰,学生在18岁之前仍必须接受教育或培训,大部分学生在16岁左右通过GCSE会考,取得初级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后,会参加更高级水平学术课程“A-Level”的学习,通常在两年内学习三门或以上的A-level课程后进行考试评估。该考试也是大学的入学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学生可以选择申请大学、参加学徒制,或者直接开始工作等多种不同道路。

而最新推出的职教T-level与学术A-level相对应,课程同样为期两年,同样在通过GCSE会考后便可参加。T-level结合了课堂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至少315小时(约45天)的在企业工作时间,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职业教育领域的“高考”。一个T-level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当于3个A-level课程的UCAS积分,因此同样能够为学生打开通向工作以及更高等级学术学位或学徒制学习的大门。

对比来看,与学徒制80%的在职工作时间相比,T-level学生将拥有更多的课堂时间。因此学徒制更适合那些有明确职业规划,想要在学习的同时获得工资,并已准备好16岁就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而T-level的出现,则为不愿参与传统学术学位学习、然而还未明确职业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可靠的新替代方案。

当前,英国的学徒制仍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比如,考虑到当前如剧场演出、建筑和数字等行业的工作越来越灵活,且倾向于以项目为基础,单一雇主很难为学员提供满足12个月最低时长要求的学徒制培训。2021年8月,英国又投资700万英镑设立了“弹性工作学徒制机构”,学员可以在学徒期间转换于不同的企业,其间全程受雇于新设立的此类机构。如此一来,学徒能够与该行业的多个雇主一起工作,参与多样的项目,担任不同的角色,获得更加广泛的技能和经验。如此也可以鼓励行业内雇主企业共同合作,确定如何为学徒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就业机会。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未来也可以利用该机制缓解疫情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刘静指出,英国的职教体现出与时俱进、求新求变的特点。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英国的职教体系一直随着经济和产业发展,不断进行着创新探索和改革。最新推出的“学位学徒制”和“T-level”等政策,大大提升了英国国民的整体技能水平和就业率。

3.顺应“终生学习”的时代需求

提到职业教育,尤其是汽车行业的职业教育,许多人会首先想到德国。作为老牌工业国家,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同样悠久。然而,当前英德两国所擅长的职教行业领域存在着一些不同,而这种差异恰恰体现出英国职教的特色以及优势所在。

“英国从来没有定义职业教育就是用来培养工人的,包括幼教、金融、美容美发、护理、烹饪甚至电子竞技等在内的各行各业都有相对应的职业教育。事实上,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儿童保育等新兴行业已发展成为英国职业技能教育的重点,相反一些传统行业的职业教育则逐渐不再开设了。”刘静介绍,就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职教顺应了当前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养老行业的职教顺应了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医疗保健行业的职教折射出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医务工作者的需求,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现出善于创新的特点,更多面向新兴、未来的职业领域,就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而言,英国的行业优势可以与其他国家形成很好的互补。

英国职业教育与时俱进、求新求变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其涉及的行业领域上,也体现在教育对象上。传统上英国职教的培训对象一般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但如今越来越注重“终身学习”这一概念,开始倾向于向成年人,尤其是为在职就业者提供职业教育以及再教育。

“各行各业总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如果不与时俱进,就很难充分发挥潜力,获得专业成就。”正如英国利兹大学校长布伊滕迪克所言,随着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数字化自动化、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许多在职从业者不断面临着与时俱进更新职业技能的需要。此外,不少年轻人在本职工作之余学习美容美发、甜点制作等技能,在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储备的同时,也培养了一门兴趣爱好,成为时下一股热潮。

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一贯主张增加职教资金投入,他说:“我们未来的经济成功不仅取决于我们给孩子的教育,还取决于我们为成年人提供的终身学习。”除了成年人自我提升的需要,面向在职者的职教对于疫后经济的复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各行业的自动化进程,就业者面临着劳动岗位削减和机器人“抢工作”的双重挑战。如果工人失业,找不到新的工作,他们的技能和经验也会贬值,进一步损害经济增长前景。

英格兰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霍尔丹认为,只有发展长期、系统性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危机。他指出,在疫情暴发之前,英国就有相当一部分工人的技能与工作要求不匹配。疫情加剧了这种技能的不匹配,尤其是对年轻的、经验与技能最少的人造成了极大打击。此外疫情导致了商业行为和商业模式的变化,一些工作岗位未来将可能无法恢复。为失业工人提供重返工作场所并在其中成长所需的技能,是防止留下长期经济创伤的关键。

在这方面,中国也面临着相似的局面,“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计,到2030年,占中国劳动力总数30%之多,即多达2.2亿的工人可能需要转换职业,约为全球的三分之一。职业的转换意味着对职业技能再培训的需要,如果中国做对了,其最佳实践和模型可以为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新兴经济体提供有益的参考。”刘静说。

4.雇主与学生同时获益

英国的职教体系通常被形容为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构、职业能力资格设定中心、职业能力资格监管中心、课程培训提供方共同参与的“六方联动”。在这一过程中,雇主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都占据主导地位。

雇主企业首先会将自己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告知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汇集信息并代表企业发声,将信息告知包括英国教育部、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国际贸易部等在内的政府部门,供其制定整体规划和政策目标。第三方颁证机构负责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相应资格证书。英国学位管理机构(Ofqual)负责资质认定及监管。包括大学、专科院校、私立培训机构等在内的课程培训提供方,会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培训课程,向学生提供职教课程,并接受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监管,后续还将就培训开展的情况、课程改进建议及学生的意见等向雇主进行反馈。

英国技能组织首席执行官戈克曼表示,最成功的职教系统应始终关注雇主的需求,以应对技术和全球社会的变化。刘静介绍,雇主在英国职教培训的设计、交付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新推出的所有T-level课程的资格标准,就是由250多家主要雇主企业一起制定的。因此,培训出的学员能够很好地达到雇主当前对新聘员工的要求,学员也相应学习到了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

为了提高学徒制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英国政府还于2017年推出了“学徒税”政策,向每年发放300万英镑以上工资的所有雇主企业征收税款。雇主每月支付占其支付工资0.5%的资金作为税款,随后可以通过在线学徒制服务账户获取同等金额的资金以及10%的政府补贴,该资金仅可用于学徒制培训。

缴纳税款的雇主最多有24个月的时间来使用资金。每个财政年度内未使用的补贴资金都会被重新分配,用于支付小型雇主企业的学徒制培训费用以及其他支持学徒制发展的用途。年工资总额达不到300万英镑的规模较小的雇主企业不仅不用支付学徒税,而且仅需支付其学徒制培训费用的5%,其余的95%由政府支付。

此外,缴纳学徒税的雇主还可以将高达25%的资金转移给其他雇主,以支持供应链上的其他合作伙伴。这确保了学徒税机制可以灵活地满足雇主的需求,也可以进一步助力小型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直接与院校和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在职教中拥有更多选择和发言权。

雇主企业积极参与学徒制,可以培养出符合其需求的劳动力资源,而对于学生而言,参加学徒制等职教培训的目的是投资未来,获得高质量的理论和实践学习经历、就业机会以及可观的薪资收入。

为保障职教课程的质量,让学员及家长能够放心选择职教这条发展路径,政府为职教提供的资金补贴有着“跟随学员”的特点,与学员的入学率、保留率以及学习成绩挂钩。如果学员成绩不佳,资金将可能被扣留或需交还。因此,培训机构会不断寻找创新的培训方法,在创造收入的同时注意保持培训的质量。

有英国媒体统计发现,考虑到学术学位的学生在上学期间积累的学费债务等费用,参与学徒制的学生三年后的平均总收入要比学术学位学生高5万英镑以上。此外,数据显示,教育、医疗、工程、交通等行业的学徒制学生毕业后的平均年薪并不低,甚至超过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

另一方面,在英国,学生可以毫无障碍地游走于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之间,实现双通路无缝衔接。具体而言,学生在完成GCSE会考之后,可以参加学术路径的A-level、职教路径的T-level、以及学徒制,而选择这三条路径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更高等级的学术学位或高等、学术学徒制学习或直接参加工作。

“搭建起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让一定等级的职教水平证明,能够相当于高等教育的学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职教的社会认可度和职校学生的社会地位问题。”刘静介绍,英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体系互通、对等的特性为学生创造了灵活的升学途径,既保障了年轻人自由选择、改变未来职业道路的需要,也保障了职业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让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能够对职教平等相待,而非将其视为“差等生的归宿”。

(本报记者 杨逸夫)

高考分数低老师帮你选学校

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意向专业 为您查找适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时内短信电话发送给你!
  • 距离2023
    高考还有
  • 100

用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移动客户端访问本站!

免费参观院校申请
  • 参观学校
  • 姓名
  • 邮寄地址
  • 联系电话

版权所有:中教未来(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01-2024 rights reserved www.5ugaokao.cn 京ICP备14025495号-5

高校特色专业招生咨询热线:4007-567-088

高考200分 高考100分 高考落榜 专科学校

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意向专业 为您查找适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时内短信电话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