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毕业生
基本情况
2016届毕业生生源情况
毕业生规模
博士 | 79人
硕士 | 1326人
本科生 | 5910人
合计 | 7315人
涉及67个研究生专业,79个本科专业(方向)。
生源地分布
东部地区 | 本科生1319人,研究生320人
中部地区 | 本科生1487人,研究生468人
西部地区 | 本科生3104人,研究生617人
毕业生生源地涵盖了31个省市区。
性别结构
男生4935人 | 占毕业生总数的67.46%
女生2380人 | 占毕业生总数的32.54%
男女生比为2.1:1
从学历层次来看,研究生的男女生比为1.5:1,本科生的男女生比为2.2:1
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我校2016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4.0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5.23%,本科生就业率为93.74%,均高于2015届同期。
研究生有38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超过学校平均就业率的专业有45个;本科有12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有40个专业的就业率超过95%,超过学校平均就业率的专业有44个。
”
毕业生升学及出国、出境情况
研究生情况
本科生情况
出国的本科生共有195人,主要在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美国等19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校留学深造。
在世界著名高校留学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合计103人,占到出国(出境)留学本科生人数的52.82%。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研究生情况
已就业1268人(不含升学及出国毕业生)。到高等学校、科研设计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人数达到70.43%,其中到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267人,这体现了较高的就业质量,基本符合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定位。
本科生情况
已就业3900人(不含升学及出国毕业生)。到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企业)就业的人数最多,达到87.64%,其中到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85人。
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研究生情况
本科生情况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特点与我校的办学特色基本相吻合。
毕业生就业职位类别分布
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较好的反映了学校的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特征。
家庭经济困难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
少数民族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12%。
少数民族本科生的就业率为90.13%。有13个省市区的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100%就业。有15个少数民族的本科毕业生100%就业。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情况
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7.00%。
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的就业率为96.77%。
2016届毕业生
就业特点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来看
国有企业仍然是吸纳我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今年有2420人在该类企业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46.82%,其中到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752人;到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的有488人,占9.44%,到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有303人,占5.86%。
从就业地区看
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的就业有4424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85.60%,在西部地区就业有2160人,占41.80%,其中在陕西省就业的有1360人,占26.32%。
从就业行业来看
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达到45.24%;有1223名毕业生在交通运输业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23.66%,在建筑业就业的有1115人,占21.56%,在制造业就业的有854人,占16.52%,在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就业的有534人,占10.33%,在采矿业就业的有157人,占3.04%。受单位需求影响,在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就业继续增加,在制造业就业有所减少,在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和采矿业就业基本持平。
从就业岗位来看
工程技术人员岗是我校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岗位,共有2826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54.68%,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岗895人,占17.32%。两项合计有3721人,占72.00%,客观上也反映了我校以工为主的办学特色。
结束语
“
2016年,我校认真落实教育部、陕西省有关就业创业的部署决策,在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不断强化“一把手工程”“全员工程”的就业工作机制,大力开拓就业市场,实施精准化服务,通过各院(系)、各部门的不懈努力,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进步扩大,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
◆ ◆ ◆ ◆
2017年展望
◆ ◆ ◆ ◆
2
1
7
在2017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们加倍努力,精心谋划,狠抓管理,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和鼓励我校毕业生自觉投身国家重大需求;完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促进学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使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