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职场上有各式各样的族群,例如“穷忙族”、“御宅族”、“奔奔族”、“考碗族”,想必有些职场人士对此已经烙印在心中了吧。考场和职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实在考场上学生对于考后的检查也是千奇百怪的。不同的类型可能是适合自己的也可能不适合自己,但是可能考生还没有发觉而已。下面我们就对照职场上的族群总觉一下考场上各种同学的考后检查类型,看看你是属于哪种类型?
“灯笼族”
——手握一盏“烛光”,照亮后续的路
“我没车没房没钻戒没存款,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裸婚时代》里比较有名的一句话,刘易阳也被推崇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人”。如今,很多工作繁忙的都市女性,都想找一个“灯笼族”男生作为生活目标之一。那么他与考场上面有什么共同点呢?
一般来说,考生是对自己所写的答案没有信心才进行检查的,而对时间本身却不怎么在意。但是,对“灯笼族”来说,他们会坚持以试题为中心的原则,通过这盏“烛光”,去发现答案根本性的问题。
对于高考,所有考生都是小心了又小心,然而,即使我们用尽了小心,却还是不太放心。实际上,考生在做完考题后,只要有时间,就会忍不住对之前的试题进行重新的检查。然而不少同学的做法,通常只是检查答案,却没有去看看考试的内容,这样的检查往往效果不佳。
在考场上,因粗心大意而失败的例子实在不少。这其中有人是弄错了题意,有人是经常把答案对、错写颠倒。一些考生把考题看一遍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出题人的意图,这样就很容易产生马虎的现象。另外,一些实体出题者很了解考生的这些毛病。于是便故意在考题中布置陷阱。这时,我们就更要小心行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检查时要先看准考题,在平时养成这样的习惯成为“灯笼族”,在关键的时候才不容易出错。
“赖班族”
——当一道题做完后,你还在怀疑吗?
当今职场上有这样的一群上班族,选择主动加班,留在办公室打发时间。他们待在办公室的时间远远多于待在家里的时间,因此被称为“赖班族”。“赖班族”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想回家,希望在办公室消磨时间。"赖班族"对应考场上的哪类学生呢?
考试中,考生在解答完一道题,准备做下一道题时,常常会“赖”在前面那道题上面,反复思考是否做的对。在没办法确定是否做对的情况下,无法进入到下一道题目中去。
考生做完一道试题,除了完全有把握,一般有两种情况出现:1??答案明显是错的的简单题 2??答案正确与否没有把握。
一般来说,在接着做下一题的话,考生不由自主的就会去思考上一道题是不是真的正确,这样就深深的被上一道题所牵制。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将更容易把正在解答的题目也弄错。根据心理学理论,要做的事情太多,心理就会产生矛盾,就是我们所说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会妨碍一个人精神的集中,在这种状态下,后面的题目很容易出错。
“河狸族”
——不盲目,不跟风
河狸谐音“合理”意为合理消费的网购的人群,在网上搜集最优惠、打折幅度最大的电子券和返利信息,然后会去购物网站上购买。这个原则让“河狸族”合理地让自己的消费利益最大化。那考场上哪类考生对应这“河狸族”呢?
不少考生在检查答案时往往适用同样的方法,如此一来,即使检查的次数再多,也不会找到错误。为了跳出这个怪圈,“河狸族”检查时通常会选择一题多解的模式。这个方法,为他们赢得了考试的最高分。
考试要留出时间来检查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方法一定要得当。
考试时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好不容易解答出了一道难题,心理感到很轻松,一得意,结果却把该写的数字或英文写错。虽然,在考试中一直维持紧张的情绪很不可取,但如果因精神松懈或粗心大意而答错了题或写错了字,那就太遗憾啦。因此,为了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率,考试时我们应该自始至终保持稳定的心情,不要因为自己会做而昏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