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创办于2001年,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为面向全国招生的大学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定名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6年被四川省教育厅列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并当选为“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学校地处李白诞生地、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现有绵阳、梓潼两个校区。学校秉承“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她燃烧”的办学精神,坚持“启迪学生智慧,培养时代需求人才”的办学理念,明确了综合性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想,遵循“立本、务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实施校园学分制,推行“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课堂与工作室结合、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开放式教学空间,培养社会需要的“品德优、基础宽、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文化艺术人才。
学校现开设本科专业42个、专科专业29个,涵盖艺术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工学、历史学、法学等8个学科,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数字传媒学院、美术设计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心理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体美劳教育学院,学校还分别与中国航天国际交流中心共建航天科技艺术学院,与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共建大数据学院,与湖南聚星超媒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聚星新媒体学院。建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王蒙文学艺术馆、文昌文化研究院、巴蜀石窟乐舞艺术研究院、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科技艺术研究院、文化艺能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9143人。学校通过校政、校企、校校合作形式,搭建多层次、多角度、有重点的就创业平台,并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就创业环境,毕业生就业率达92.4%。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高职称、高素养的教育专家和教师队伍,设有20多个名师工作室。通过 “引进与培养并举”,形成和聚集了一批在国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教学团队;从行业、企业、社会中引进双师型人才,建成了一支整体水平高、充满活力、具有现代气息,适应当今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近三年,学校教师参与各级教科研项目共计3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27项、市厅级项目42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2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1篇,专利24项,为支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学校已与海外40多所高校建立了多渠道合作项目,开展了国际冬(夏)令营和学生海外实习活动。分别从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奥地利、韩国等国家引进长期从事教学的外籍教师上百人,短期交流的专家学者200余人。
学校长期坚持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及重要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先后获奖2000余项;先后获得“中国十大艺术院校”、“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院”、四川省旅游“特别贡献单位”、“四川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专业设置科学、时尚,涵盖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工学和管理学八大本科学科门类与文化艺术、新闻传播、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旅游和教育与体育七大专科学科门类,涉及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金融学类、民族学类、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建筑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旅游管理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广播影视类、资源勘查类、建筑设计类、金融类、财务会计类、市场营销类、旅游类、会展类、语言类、文秘类和体育类等三十个本、专科专业类别。
学生入学后可根据所选修的不同专业,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可分别从事音乐、舞蹈教育与表演等工作;从事戏剧影视表演、剧本创作、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工程、舞台美术设计及录音、影视摄影摄像与制作以及播音主持等工作;从事书法、美术教育、绘画、摄影、雕塑和公共艺术等工作;从事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古建筑工程技术等工作;从事与艺术有关的对外汉语、英语翻译、文化创意产业及公共事业管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等工作;从事金融工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及宝石鉴定、加工及设计等工作;从事民族学、应用心理学、艺术理论教育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国学教育和传统美术类的继承与发扬等工作。
学院简介
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诞生之际,是学校继续教育的管理部门和继续教育办学实体。继续教育学院的诞生,正逢国家高校教育大转型之时,此举揭开了学院教育教学新篇章,面对媒体融合的新时代、新挑战,学院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解放思想、发挥优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从教育培养到就业的新机制,专注培养拥有超凡技艺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以创新培养为突破口,不断拓宽教改思路,精益求精,努力实现“优势教学、特色教学、科技教学”。大力拓展学院教育渠道,挖掘教育资源,增加教育培养模式。
自办学以来,学院始终致力于搭建中国最专业的艺术文化教育平台。秉承“立本、务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宽进、严管、优出”的育人思路,突出“质量为魂、学生为本、特色发展、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高等艺术教育改革思路,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学院在普通高等教育以外,大力推进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高等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以及国内外各类应用型课程班的开发与合作。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教育部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战略,我院与多家企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学历通道,为各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就业平台。
学院优势
- ①特色专业前景广阔
- ②注重专业实践,学以致用
- ③科学管理学风浓郁
- ④学历教育与应用型能力教育并举,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